象山县民政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38号提案的答复

周剑敏、董腾委员:

   你们《关于推进农村共享大食堂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根据你们的建议,结合我县实际,现将办理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破解老年人“吃饭难”为突破口,积极落实老年助餐服务。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注重城乡统筹,优化服务设施布局,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打造多元化老年助餐服务模式。累计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32个,老年助餐点49个,老年共享餐厅8个,老年助送餐村(社)覆盖率70%以上。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拓展多元供给主体。编制《象山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绘制全县老年助餐整体布局图。依托镇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爱心车轮”助餐项目、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助餐点、农村颐养小院食堂,初步形成了镇乡(街道)、村(社区)二级助餐服务网络。

   二是实施标准化改造,保障助餐服务品质。自2021年起,连续4年将标准化老年食堂建设列为市民生实事项目,全面打造“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质量可评”的标准化老年食堂,解决高龄、孤寡、失能、空巢独居等困难老年人及重度残疾人的“就餐难”问题。并在1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点配置智能终端,构建智慧助餐场景,以数字化手段,实现老年助餐数字化管理。

   三是拓展服务功能,满足老人多样需求。将老年助餐与其他服务项目进行结合,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拓展延伸服务内容和范围,利用老年助餐设施在非就餐时间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文体娱乐等活动。今年以来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防诈骗、健康知识讲座和文体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1次,将老年餐桌发展为“书桌”“茶桌”“文娱桌”,让老年人享受新时代最美夕阳红。

   二、下步计划

   以需求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市场运作、支持社会参与、注重质量提升,逐步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提升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政策支持,互利共赢可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我县老年助餐补助激励政策,优先重点满足失能、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加强老年助餐服务“保基本”能力,在老年人就餐优惠政策、老年助餐机构建设补助、老年助餐机构运营补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高市场化、便利化、多样化水平,促进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可持续运营。

  (二)完善设施建设,构建助餐服务圈。一是优化网络布局。综合考虑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规划,形成“1+N”的老年助餐模式,即“1个老年食堂+N个助餐点”,拓宽服务半径。二是加强设施建设。科学建设老年食堂、老年“共享餐厅”、老年助餐点,不断完善助餐服务网络。三是补齐设施短板。聚焦小区配套居家养老用房、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农民会所等现有设施,根据助餐需求,打造老年食堂或助餐点,推动助餐服务全覆盖。

  (三)创新服务模式,多方参与成合力。坚持老年人需求导向,搭建多元化助餐平台,扩大服务供给,形成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助餐服务体系。提升“中心食堂+助餐”模式,提升养老机构老年食堂服务品质,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社会化运行;拓展“餐饮企业+助餐”模式,鼓励优质餐饮企业开设“共享餐厅”,补充中心食堂力量;推广“助餐点+助餐”模式,支持村(社区)开办助餐点,搭建中心食堂与老人家中的桥梁,减少中心食堂送餐成本,提升送餐时效。

  (四)注重质量安全,实现助餐优质化。一是源头上加强检查。对助餐机构进行食品安全排查,让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二是配送中统一要求。统一老年餐食打包、配送保温条件、配送时间等要求,确保食品在配送中安全放心。三是基础上规范提升。鼓励打造标准化老年食堂、推进食堂安全规范提升,鼓励老年食堂“阳光厨房”建成率达90%以上。

  (五)健全监管机制,推动助餐长效化。加强与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的协作,完善老年助餐服务规范标准,探索助餐服务机构分级管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助餐服务标准化发展。依托智慧服务终端、“浙里康养”“甬易养”智慧平台,构建实现订餐、统计、结算等智慧助餐场景,实现老年助餐数字化管理。


象山县民政局

2024年5月8日

(联系人:柴立忠;联系电话:1595885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