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433X/2024-163532
工作进展
2024-06-23
贤庠镇
主动公开
位于贤庠镇溪沿村的“老年颐养小院”,白墙黑瓦青砖铺地,徽派风格的平房小院静静矗立,显得古朴典雅。近年来,贤庠镇人大代表聚焦民生关切,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助推该镇养老事业逐步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倾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下沉网格 倾听老人所思所盼
贤庠镇老龄人口总量大,全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9000人,占常住人口的45%,高龄化趋势明显,养老需求日益突出。如何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养老服务?近年来,该镇组织人大代表下沉网格,开展“进网格亮身份、听民声办实事”活动。通过深入一线、贴近群众,代表们得以精准把握老年人的所思所求所盼,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社会上的养老机构良莠不齐,找到合适的要花很多精力。”“相比去外地,我们更希望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经深入调研,代表们了解到,全镇近八成高龄老人与家人共同居住,家庭成员是老年人照护的主要承担者,存在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接受度不高、镇上养老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尽职履责 满足基层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感。为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需求,镇人大主席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建设以家庭为核心、村为依托、适度集中提供服务为载体的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需求,并将集中式老年公寓建设项目确定为当年的民生实事项目。
为保证颐养小院保质如期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贤庠镇人大定期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听取专题汇报,通过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的形式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存在困难,提出意见建议,为镇政府和施工单位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在人大代表和贤庠镇政府、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年底,溪沿村“老年颐养小院”正式开业。小院设有25间房间,内设活动、就餐、保健等功能室,新增养老床位44张,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家门口养老的温馨场所。
长效监督 提高养老服务质效
“外包运营模式下的养老院往往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项目建成后,由于成本控制的需要,老年人的饮食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了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不愿选择入住养老院,县人大代表、溪沿村书记黄位春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真正的养老服务以老年人的幸福和健康为首要目标。”黄位春与溪沿村村班子成员共同商量之后,一致决定自主经营养老院。在小院的后续运营中,他们积极作为,牵头管理,聘请赋闲在家的村民当工作人员,不仅满足了老年人依赖熟人社会的情感需求,也带动了村民的再就业,实现双赢。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组织人大代表在“颐养、医养、禅养”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抓好民心工程,解决老人的头等大事,共同助推农村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