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镇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塑造发展动能新优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聚焦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整合提升“申菱链”,推动机电行业“智转数改”,培育壮大医疗器械“块状经济”,启动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勤邦新材料5G全连接工厂,助力若宇新能源产业提速发展。壮大骨干企业梯队,深入推进“凤凰”行动计划,新增“小升规”企业5家、“规上亿”企业2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突破发展现代渔业,聚焦渔业“产供销”一体化,积极跟进渔船公司化运营、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加快促成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种业创新研究院项目落地,助力水产行业向中高端发展。

优化提升产业平台。围绕石浦科技园,加快推进园区科昌路、海清路等6条路网建设,全力打好园区剩余4村112亩村留地指标回购攻坚硬仗,动建再生资源产业园,做强石浦产业发展主阵地。围绕水产城周边区块,系统推进区块开发,加快实施水产城数字化经营改革,打造智慧渔业市场,推动尚宸数字、上海播备等电商企业进驻石浦海洋信息产业园。围绕门前塘区块,加快推进门前塘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前期,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水产产业链。

聚力释放口岸活力。紧抓石浦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契机,提升口岸贸易广度,激活口岸贸易经济。打造国际渔货集散港,发挥石浦新港码头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优势,扩大高端水产品进口品类,继续做好俄罗斯帝王蟹进口贸易,提升“象山帝王蟹”品牌效应,力争生鲜进口贸易额超5000万美元。促进多元经贸合作,加快进境水果、进境冰鲜、公共保税仓等资质申报工作,建成石浦港公共保税仓。

(二)加快推进项目招引建设,走出夯基破局新路径

汇聚资源广招商。寻求市级国有集团合作,牢牢把握5家国有集团在石浦投资、洽谈项目重大契机,加快推动市通商集团宁波(象山)蔚蓝科创园项目建设,力促市城投、市文旅、市农商、市开投等10余个在谈项目加速落地。强化资源赋能促招商,保障东海海洋综合试验场主体工程有序推进,对接省环保厅争取VOC等稀缺指标,突破发展新材料产业赛道。深耕乡贤资源促招商,坚持开展“石商”走访和家乡信息推介,汇聚乡贤力量、深挖招商信息,力促乡贤资金、项目、智力“三回归”。2024年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实际利用内资10亿元。

统筹要素强保障。坚强顶住经济下行、财政负债双重压力,充分利用EOD、专项债资金,着力保障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积极稳妥推进乡财县管,科学规范财政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力促一般性支出压减5% 以上。稳住收入基本盘,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资金,合力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开展资产资源盘活利用,推进资产注入,有效规范国有资产使用。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做好项目贷等融资业务落地,压降融资成本,推进隐债化解。

重视科技抓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与大院名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打造“科创飞地”,助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全面实施“青年与海”聚才工程,完善“青年与海”会客厅等聚才空间,力争引进半岛菁英项目2个、高校毕业生200人以上。

(三)加快推进千年古城复兴,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

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滨海度假酒店集群,重点保障渔港古城二期项目顺利推进,助推凯悦甄选酒店签约落户,推进太平洋康养酒店建设,加快动建东门岛悬崖酒店、铜瓦门灯塔酒店。强化滨海文旅项目招引,积极对接市属国企以商引商,助推“渔光之城”项目二期建设,持续跟进石浦港海上游、东方明珠不夜城等项目,紧抓北欧鲑鱼一期达产上市契机,推动三文鱼HOUSE项目尽早落地。

发展一批特色化业态。全域拓展月光经济,加快建设渔港古城渔光餐厅、渔人码头海鲜餐饮集聚区,引导布局文创、休闲社交等“青年友好型”业态,促进夜经济繁荣发展。丰富非遗传承场景,持续以“跟着非遗游石浦”为主线,创新策划石浦十四夜、三月三、妈祖如意省亲迎亲、东门千人庆丰宴、开渔节祭海仪式等活动,推动非遗“年轻态”发展。深挖“后亚运时代”红利,承接2024年奥运沙排资格赛和全国大满贯赛事,协助推进汤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半边山度假区在外名气。

打响一批区域性品牌。实施海鲜品牌营销“4+4”计划,以野生大黄鱼等作为爆品包装打造,强化品牌标志、口号、LOGO全方位宣传,提升“石浦海鲜”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打响石浦特色渔村品牌,持续推进东门渔村、沙塘湾村建设,动建东门印象两岸文创园,联动湖礁湾民宿群落协同发展,推动沙塘湾与杭州园林的有效合作,加快推进浙东海上桃源·M湾渔村项目建设。

(四)加快推进城镇品质提升,展现“渔光之城”新面貌

实施城乡风貌提升工程。积极革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理念,着力提升城乡颜值气质,完成石浦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坚持规划引领设计先行,围绕石鹤一体化,统筹谋划环石浦港功能布局,高起点推进环石浦港区规划设计。坚持重点打造,继续以渔港路为主线提升渔港风貌,加快实施风情渔港、国庆塘提升改造等工程。推动城区有机更新,谋划低洼地段改造,配合房管处做好老城区部分区块房屋修缮,力促15处在册危房全面解危、2.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实施公共配套提档工程。加快构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路网体系,全力保障石鹤海底隧道、G527象山段等工程建设,完成石浦港区物流基地项目征迁,加快推进定皇公路、龙潭路等路网建设,建成投用石浦客运中心。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聚力打造专业市场,完成延昌菜场改造,争取渔需综合商贸市场早日动建。提高供水治污水平,全力保障丹石引水工程、G527象山段给水管道改造工程、象保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加快实施金石引河区域整治工程,加强污水零直排管网维护。

实施现代渔港建设工程。牢牢把握口岸开放重大机遇,培育发展船供、货代等口岸配套服务,谋划建设国际船员活动站、国际船舶补救站等配套设施,增强口岸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打造现代渔港,统筹推进岸线码头整治工作,优化渔业、旅游、客运等功能布局,实现渔港码头标准化管理。夯实渔港建设基础,有序推进船厂整治平稳过渡,加快动建石浦港清淤工程和对面山渔业保障基地项目,完成门前塘改扩建工程和铜钱礁整治维护项目,进一步提升石浦港承载能级。

(五)加快推进乡村发展振兴,攻坚“共同富裕”新突破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形成金星片区农业产业带,实施鸡鸣马盘塘千亩粮食高产示范方工程和坦塘村250亩土地开发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00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5000亩。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指导,推进无公害养殖基地创建,推行养殖网箱改造,做大做强三门口大黄鱼养殖。

推动农村宜居宜业。深化“千万工程”,服务多规合一现状,开展村庄规划局部调整和规划编制,促进乡村风貌整体提升。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加快“三大革命”提标提质、“六度空间”整体提升,有序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抓实抓好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管控、环境卫生整治,完成昌桥、树桥头等6个善治村打造和番头岙、永安等6个和美乡村创建。保障美好环境,督促企业做好工业固废储存收运、危废处置、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实现城乡环境优化提升。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树立共富标杆,持续扩大“沙塘湾民宿”、“湖礁湾旅游”等共富工坊效益。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檀兴渔村、南汇村、昌国片等区域宅基地改革,攻坚解决宅基地处置等历史遗留问题,解锁更多乡村“共富密码”。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推广产村融合、“闲置农房+”等村庄经营模式,确保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66%以上。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推动农民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之路,力促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六)加快推进社会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新水平

凝聚优质服务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谋定石浦小学迁建项目,确保延昌幼儿园9月份投用招生、番头小学教学楼改扩建工程年底完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镇域学校共建融合,做优做强“一校一品”。完善卫生服务体系,谋划东部卫生院项目前期,动建台胞医院二期项目,深化台胞医院与宁波二院城市医联体建设,促进石浦分院康复专科发展,完善规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争取高分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渔业、文旅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编制形成增值服务事项清单,探索打造涉企诉求“一网收集”、政策“一键直达”、难题“一体化解”的增值化服务体系。深化现代社区建设,助推荔港社区创建省第七批引领型未来社区,推进海宁社区市现代社区星级创评。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凤凰社区新办公服务用房软装提升,优化海宁和塘头港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提升文体服务效能,创新举办“村BA”、户外露营大会等休闲赛事活动,提高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水平,争创省级文化礼堂示范乡镇。

提高民生保障获得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工作,深化劳动纠纷多元化机制建设,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企业职工社保扩面行动,持续推动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构建养老育幼友好环境,打造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推进社区驿站、家庭养育活动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行“救助+慈善”“物质+服务”救助新模式,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构孤儿集中养育年标准。持续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加强残疾人、特困人员等群体保障救助,支持慈善等公益事业发展。

营造安定和谐安全感。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压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和预警机制,坚持开展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及时分析研判、限时督办,确保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闭环管理。深化平安石浦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实施共富警务、共治警务、生态警务,不断提升街面见警率,推进扫黑除恶、黄赌毒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常态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安委会作用,切实抓好交通、消防、旅游、建筑、危旧房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安全生产从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突出抓好渔业领域安全,深入实施渔业组织化建设市级试点,改造升级渔业信息中心,持续打好“商渔共治”组合拳,强化基层渔业组织规范化管理,升级渔船编组,多维度、全方位提升渔业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