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1753/2024-164830

组配分类

县政府办公室文件

政策层级分类

县级政策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8-09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来 源

县府办

体裁分类

通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象政办发〔2024〕31号

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县域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及海经区有关单位(职能部门)、驻象垂直管理各单位:

现将《关于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县域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9日        

关于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县域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

为顺应当前消费市场变化的新趋势,加快推动商文旅体农等领域新消费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围绕国家五部门《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举措》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若干措施。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县域消费新空间,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重点聚焦我县商贸、文旅、农村等多个消费领域,努力打造10个以上带动性广、辨识度高、特色鲜明的消费新场景,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和企业潜能,持续带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不断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切实做大县域消费市场,努力促进我县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综合收入明显增长。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培育餐饮消费新场景行动

1.促进特色餐饮提质增效。以开展特色饭店评选等活动为抓手,加大地标美食推广,培育15家以上人气旺、特色明的餐饮企业及海鲜面馆。打响特色餐饮品牌,支持推动餐饮品牌升级发展,鼓励餐饮门店改造提升,创建4家国家钻级酒家酒店、文化主题饭店。实施“名菜”“名厨”“名店”工程,深入挖掘餐饮文化,提升烹饪技艺,创新研发推广“象宴十六碗”新餐饮品牌。加大俄罗斯帝王蟹进口、挪威三文鱼上市,增强城市美食消费吸引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有关镇乡(街道)]

2.促进时尚餐饮丰富多元。支持各大商圈、街区招引海鲜火锅、西餐自助等品牌时尚连锁餐饮店,满足消费者多样美食体验需求。以创建省、市特色商业街区为抓手,推动渔港古城江心街、美食街沉浸式运营提升,渔港古城二期、沙塘湾招引一批时尚餐饮消费业态。(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商贸集团、县旅游集团、石浦渔港古城二期开发建设指挥部)

3.促进品质餐饮集聚提档。加快中心城区海鲜餐饮街区招商,积极对接餐饮品牌企业;持续推进石浦渔人码头珍鲜广场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加快推进一批品质酒店、特色民宿建设,打造特色高品质餐饮。支持推进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鼓励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累计打造“阳光厨房”600家。(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旅游集团)

(二)着力创建购物消费新场景行动

4.激发国货“潮品”消费热情。积极培育发展首店经济,招引2个以上连锁零售业态首店,鼓励培育国货潮品、老字号店铺、非遗工坊等业态,挖掘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潜能。推广一批地方特色商品和伴手礼,培育打造特色商品直营店等场景。打造青年集聚地,建设“象上青年磁场”等特色消费项目,支持商圈引进新潮业态,激发青年消费活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团县委、县商贸集团)

5.拓展线上购物消费体验。加快推进直播电商集聚发展,启用风情街直播基地,开设达人直播间1个,入驻创业园区新电商企业15家以上;提升爵溪针织品市场、涂茨汤岙等直播基地空间载体,完善功能配套。推进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建设,开展主播、运营、短视频等直播专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直播电商人才和示范场景。[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各有关镇乡(街道)]

6.推动购物环境优化提升。持续推动丰富购物业态,打造渔港古城非遗生活馆,培育“小食袋”美食空间,促进渔光之城艺术聚落,吸引返乡青年打造主理人艺术商圈。提升改造东陈、蓬莱等特色菜场,推进中心菜场二期建设,促进特色农副产品交易消费。探索社会闲置公共和国有资源活化利用,支持开展特色消费、夜间集市等活动,提升道路、灯光、休憩点等公共空间品质,增强商圈、街区消费活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商贸集团、县旅游集团、县城投集团)

7.推进大宗商品消费升级。加大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开展汽车、家电联展活动,支持企业进街区、进社区,鼓励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建成开业县机动车交易市场,不断完善汽车全链条服务,实现汽车消费“一站购”。以居民存量房装修改造为重点推动厨卫领域以旧换新,推动装配化装修从公装领域向家装市场拓展延伸。[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商贸集团、各有关镇乡(街道)]

(三)创新营造文旅体消费新场景行动

8.提升文旅消费新品牌。迭代升级“周末嗨象山”品牌,策划推出“扬帆亚运”“探秘海洋”“诗与远方”等十大系列产品,布局海洋研学、康养旅居、生态渔牧、会奖旅游等新兴业态。包装“山海市集”产品IP、“旅游三宝”故事IP、“象山游礼”文创IP,推出10个具有象山特色的文旅商品。依托各地资源优势,继续实施“浙韵千宿”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一批特色民宿集群,新创等级民宿5家,鼓励开展“一镇一品”特色主题市集,提升文旅产业吸引力。[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各有关镇乡(街道)]

9.培育体育运动新消费。打造“海洋运动到象山”品牌,丰富“跟着赛事去旅行”大型系列赛事供给,举办梅沙教育杯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中国滩涂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海岸赛艇沙滩冲刺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积极开展帆船夏令营活动和青少年帆船培训。依托大目湾内湾和亚帆港池,拓展帆船、游艇、海钓等海洋休闲运动,实现“岛上、岸上、海上”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

10.构建全域旅游新载体。建设“海上两山”滨海环岛风景道,同步推进四个示范段创建,高标准建设骑行道、步道等慢行系统,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青年与海”主题驿站,串联景区、景点、乡村,形成赏山海风情、看日月星辰、览村景村貌的最佳线路。依据“一滩一品”体系,不断提升松兰山商业消费业态,推进艺术点亮岸线计划。[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旅体局、县住建局、县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各有关镇乡(街道)]

11.优化影视消费新体验。谋划举办电影展映、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打造具有行业辨识度的影视节展品牌。品牌化打造“唐宋奇妙夜”,推出活死人墓、冰雪世界、城墙演艺秀等新型业态3个。发挥“双城”协同优势,结合“广电+影视”特色元素,聚焦精品研学课程开发,加速形成“拍摄基地+主题乐园”的大景区格局。(责任单位: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理中心)

(四)积极打造农村消费新场景行动

12.推动重点商品服务下乡。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家具等农村消费潜力较大商品促销活动,推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支持农资公司和经营网点开展厂家直达、送货上门服务,做好各类农资供应保障。支持开展电影、体育赛事、图书等下乡活动,推动优质文化产品进村进社区,在儒雅洋、溪里方等文化名村因地制宜导入艺术工作室4个。(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委宣传部、县供销联社、县文联)

13.推动农村消费服务完善。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推进我县三级物流体系打造,建设“一路邮驿”物流点,2024年完成建设190个村级物流服务点、9个乡镇综合服务站。[责任单位:县邮政分公司、各有关镇乡(街道)]

14.推动特色产品外拓市场。加强“象山红美人”“象山梭子蟹”“象山白鹅”等区域公共品牌对外推广,增强农渔产品品牌赋能。鼓励市场主体举办象山农渔节庆和特色产品促消费推广活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渔业局)

15.推动乡村资源动能激活。布局多元乡村业态,探索“未来农业园区+未来乡村”融合的大塘港模式,将区域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业体验公园。盘活蟹钳港、西沪港、沙塘湾、湖礁湾等区域乡村闲置房屋资源,打造茅洋滩涂乐园、湖礁湾三个月亮、黄避岙耕海牧渔等新场景,推动萤石矿洞、灵岙主题酒店等项目动建,丰富乡村度假、农业博览、研学教育、农事体验等业态,形成具有浙东滨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体局、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理中心、各有关镇乡(街道)]

(五)持续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行动

16.扩大便民服务供给。打造2个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社区“六个一”业态,拓展即时零售、智慧零售等场景应用。推进金秋、瑶琳、瀛洲等3个未来社区建设,支持社区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鼓励利用现有设施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全龄教育、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

17.拓展银发消费服务。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配套老年助餐补助,合理布局助餐机构点位,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6个、老年助餐点44个、老年共享餐厅3个,计划全年累计开展老年助送餐服务124万人次以上。开展旅居养老项目2个及以上,吸引外地老年团队来象养老消费。(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18.积极发展育幼消费。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探索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施托育机构星级评定,鼓励提供全日托、计时托等多类型托育服务,提高托育服务能力。全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8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67个。(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19.推动健康消费发展。打造象山特色医疗品牌,发展多层次、定制化的体检服务,提供个性化体检套餐25个以上。加快发展中医药治未病。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广“互联网+”在妇幼、中医、医养、精神卫生等专科领域的服务场景,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深入基层社区,实现互联诊疗12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培育消费新场景工作的重要性,消费新场景打造是促进消费升级增长的重要抓手,要结合自身职能,认真谋划,制定工作方案,夯实责任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工作合力,促进工作成效。

(二)优化工作保障。发挥好县消费专班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工作成效考评,加大对新消费场景营造、供给主体、供给平台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为新消费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加强形势研判,及时发现工作难点堵点,结合实际推动解决。

(三)深化宣传引导。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加强政企联动,及时总结推出一批亮点突出、成效明显的创新示范案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宣传推广活动,及时报道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