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黄避岙乡沪港村新投用的竹工艺文化馆里,两批学生研学团队跟着竹编大师张心荣、竹刻大师吴晓华,一起品竹韵、学竹艺、传竹遗,沉浸式感受竹艺非遗的无限可能。
一杆翠竹百味生。这个布展面积约450平方米的竹工艺文化馆,集竹韵展示、竹艺史展示、传承人工作室、非遗课堂区、西沪竹艺展示等多个主题展示区于一体,是一个全方位展示西沪地理人文风情、激发大众对竹文化兴趣的文化交流平台,为乡村文旅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
“我们村现在不光环境好,坐公交出门方便,过来玩的人也越来越多,经常能看到旅游大巴,比以前热闹多了。”说起村里近些年的变化,村民林大爷喜上眉梢。他说,现在村里有装修一新的游客服务中心,造型别致的休憩长廊,海洋主题的沿线景观打卡点,设施完备的桥下空间体育公园,茶余饭后可以随处走走逛逛、活动活动筋骨,生活很是惬意。
沪港村靠山面海、风景怡人,滩涂、赶海、竹艺等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岸线4公里、民宿21家,还有滩涂挖宝、乡村咖啡吧、海岸营地等多个滨海新消费场景,相继承办过斑斓海岸音乐运动嘉年华、滩涂运动会、斑斓海岸马拉松等文体赛事活动。
作为斑斓海岸精神文明示范线的主阵地,近年来,沪港村紧抓大文旅发展契机,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海资源,精心打造斑斓色彩海洋主题520广场,沿线增设多处渔文化艺术小品,在游客中心打造渔家风情馆,并邀请专业人士设计斑斓海岸周边产品,用文化艺术为打造沪港旅游金名片赋能。
“艺术范”的现代田园渔歌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亲子游团队走进乡村。今年暑假,宁波指北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为沪港村引流了1.5万余人次。尽管天气炎热,游客们依旧卷起裤管、拿着小铲子小桶去挖沙赶海,欢快地在滩涂乐园里抓小螃蟹、捡海螺、拾沙蛤,在斑斓海岸沿线网红点拍照打卡,尽情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目前,有一批上海游客预约了中秋节过来玩,预计之后人数还会增加。”宁波指北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见游客源源不断,村民吴荭亚尝试在乡村文旅赛道寻觅“掘金”密码。她把自家的别墅改造成民宿“沪港晓筑”,设计了7个现代简约风格的房间,配备大庭院和露天阳台,以整栋日包的形式对外开放预定,至今已接待了各地游客上百名,收获一众好评。
艺术赋能,让乡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共生,使沪港这个美丽乡村有了新定义,焕发出乡村文旅的勃勃生机。去年,该村年游客量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800万元。(记者 郑勤 通讯员 蒋则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