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2005年1月10日,在大塘港畔的新桥狮子山林场,象山影视城喜庆开城。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神雕侠侣》总制片人张纪中等大咖云集,内地版《神雕侠侣》电视剧盛大开机。从此,象山开启了逐梦影视文旅产业的奇妙之旅。
20年来,象山影视城筚路蓝缕、奠基立业,一路艰辛一路歌,升格为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成功打造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省千万级核心大景区、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不仅成为国内综合实力第二的“光影梦工场”,更是一座人气与口碑双丰收的魅力旅游城。
廿载芳华,弦歌不辍。星光璀璨,未来可期。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同意设立“中国(象山)视听产业园”,这是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获得的首个国字号招牌,也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视听产业园,为象山乃至全省的视听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2025年,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0家,规上企业营收突破14.5亿元,实现两年翻一番目标;年接待游客数增长超10%,年接待拍摄影视剧组持续超300个;加快建设江南水乡场景,谋划数字科幻拍摄园区,深化国家级重点影视基地建设;推出大型主题乐园,打造象山影视城大景区。
播种——梦想的力量
一部电视剧,造就一座影视城。曾全程参与象山影视城的初创及早期经营管理的岑晓林说:“‘无中生有’在新桥建设象山影视城,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因素的结果。”它的背后是象山县委、县政府培育影视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的战略考量。
进入新世纪,象山加快擘画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努力打造长三角滨海度假胜地,滨海旅游业声名鹊起。2003年5月,来象山选景的《神雕侠侣》剧组,被象山的生态环境、山海风光和发展潜力所打动。双方几经研究即决定合作开发象山影视城。
一座影视城,孵化一个文旅梦。象山影视城是一个标志性的产物,昭示着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播撒了象山旅游业新的希望的种子。
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民国城、唐城、海影城……一个个梦幻基地拔地而起,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光影梦工场”;
影视嘉年华、影视大庙会、泼水节、唐宋奇妙夜……一项项文旅节庆活动贯穿全年,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魅力旅游城;
北纬30°科幻电影周、北纬30°短片节、“青年与海”电音节、潮IN艺术生活季……一个个行业IP加快培育、崛起。
曾经的纯农业乡镇,实现了华丽蜕变;曾经的林地、山村、农舍,上演着影视文旅大戏。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象山影视人凭借一种信念和一股闯劲,从零起步、久久为功,调整管理体制,完善配套设施,埋头市场营销,培育节庆品牌,克服了草创时期的各种艰难困苦。尤其是升格为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后,更加清晰地锚定发展目标,进一步理顺开发管理体制,始终坚持场景为表、产业为里、文化为魂“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全方位满足剧组拍摄、全天候服务游客,一年一个台阶奋力攀登。
裂变 ——生长的力量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长期以来,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坚持做市场、做人气、做平台,千方百计激发“名导、名片、明星”效应,逐步走出了一条效率高、发展快、潜力大的发展新路子。一时间,剧组纷至沓来,人气持续火爆,经营业绩飙升,在全国业界享有盛誉。
近年来,产业区以市场化、产业化、数字化为导向,着力构建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条,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一方面,聚焦影视创作、拍摄、制作等环节,吸引上海耀客、北京新丽、王宝强工作室等上千家知名影视企业和明星工作室落户。另一方面,全链条优化产业配套,建成投用706影视双创中心,吸引后期制作、美术置景、制片发行等数十家影视企业入驻,引进百余家服化道、灯光器材、影视置景等配套企业。
不仅如此,还建成亚洲最标准的数字特效摄影棚、全国最大的水下特效摄影棚和全国最大的单体万米棚;建成集数字引擎、LED电影级显示、动作捕捉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LED虚拟拍摄棚;引进顶级数字文化企业,推动数字影视、原创动漫、特效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
“未来,剧组只要拿着剧本来,就能带着影视作品走”。象山影视人自信满满地表示。
眼下,衍生于互联网生态、以竖屏为主的微短剧发展迅猛,因其短平快、接地气、高效市场化的特点,成为影视行业的时代风潮。一大批影视从业者在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激情创作、追逐梦想,他们有一个共同感受——“在象山拍摄享受优惠扶持力度大,取景、服装道具、群演等配套好,剧组吃住等各种成本都比较低。”
刚刚过去的2024年,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在拓展产业平台、延展产业链条等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建设706双创中心二期,落地配套企业达64家,新增现代戏场景20余处;举办首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创新青年导演培育机制,探求产业发展全新路径;吸引文影基金投资《好运家》《谷雨》《镖人》等影视项目7500万元,成功争取国家电影事业专项扶持资金1200万元;加快推进江南水乡等重大项目,浙江广电三期主题乐园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共富 —— 蓬勃的力量
以象山影视城、中国海影城为主体区域的象山星光影视小镇,于2023年7月被授予第六批浙江省特色小镇,这是全省唯一的影视特色小镇。
“深耕影视,融合文旅,创新消费,带动共富。”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这片区域已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基本形成全链配套的产业集群,源源不断地生发创新创业活力,成为象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大平台。同时,辐射效应越来越明显,影视元素与本地产业充分联动,形成良好的文旅闭环,带动周边村镇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民宿酒店、农业观光、道具加工等产业在这里兴起;“编剧作家创作基地”“星光体育场”“健康驿站”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成;“巷子里的博物馆”“田园村韵”“墙弄影视剧场”等百余个景观小品串点成线;“30°N编剧村”挂牌开张,吸引了“甬江人才”张永琛等一批编剧团队入驻……
凭着承接星光影视小镇的产业溢出效应,新桥镇上盘村实现了影视筑梦、人文兴村的华丽转型。“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实现影视梦想的一片热土。”来自本能剧本工作室的孙毅说,“编剧村”完善的配套服务为影视从业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上盘村将1100平方米的农业设施仓库建成影视配套道具制作车间,还投资酒店业实现增收,村集体年均经营性收入逾80万元。精品民宿层出不穷,影视主题、亲子主题的精品房实现了价格与品质“双重飞跃”。“原来感觉我们村与影视行业‘八竿子也打不着’,现在融合得撇不开、分不清了。”村民曹秀月感慨道。
除了上盘“编剧村”,灵岙“群演村”、高塘“道具村”等“一村一品”特色影视村陆续涌现。“影视象新力”人士联谊会、影视人才新社区等,构建人才要素高地,集聚影视类、旅游类、文化类等人才上百人。
截至目前,周边村庄建成影视客栈400余家、床位1.6 万张,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影视配套产业年产值超4亿元,吸引返乡创业青年近千人。(记者 方子龙 通讯员 吴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