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以来,丹东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明确街道年度发展“1255”工作计划,制定53项重点工作任务,一体推进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平安维稳、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稳住了街道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回顾全年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城市经济在动能转换中加速发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组建19支联企小分队深入一线服务,以“周走访、月会商、季研判”实时监测和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实现产业稳定和区域经济逆势增长。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5.56亿元,同比增长72.9%。实现工业增加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48.3%。招商渠道不断拓宽,今年赴外招商36次,新增在谈项目4个、签约项目6个。科技创新有效驱动,申报“330”培育企业12家,组织企业培训40余场,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填报44家。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22.8%;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7%。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滨海休闲、城市文旅等消费场景打造。全年完成街道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74.2亿元,同比增加16.3%;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0.5亿元,同比增加3.3%;限上住宿业1.62亿元,同比下降8.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2.55亿元,同比增加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同比增加4.8%。
(二)城市能级在真抓实干中稳步提升。聚焦人民广场区块“城市客厅”打造,委托浙江数治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协助完成《丹东街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拓展“一带”空间布局,配套5大类74项重点工程,加速形成极具辨识度的山海田园城。完善重点项目监管督查体系,制定《丹东街道工程项目管理及变更办法》,动态更新项目库,做好责任分解、进度监督,今年街道实施项目87个,已完成70个,备案村级工程30个。重点推进殷夫路区块改造项目,已完成后洋、夏家两村征迁签约工作,涉及被征迁户348户,均已于年底完成腾空;华龙科创园土地征收工作有序推进中。做地供地有序推进,实施项目19项,目前3项完成供地、9项完成农转用报批、1项完成土地征收、6项已启动土地征收。有力开展城市文明提升行动,组织村社大扫除39次,打造背街小巷、共享聊天角、共享花园等城市精品节点5处。多部门联合对闲置地块、城郊接合部、东风路、步行街、老丹爵线等区域开展专项整治60余次,实地督导村社环境卫生400余次,整改问题点位17230个。积极配合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对重点环保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启动桥头林废品集聚区安置点搬迁,减排措施整改企业5家,打造无废工厂1家。
(三)民生事业在精耕细作中焕新提质。持续优化现代社区协同治理模式,探索分类治理模式,创新实施“引导式、集群式、共建式、融合式”社区分类治理法。塔山社区探索推出“物业七联工作法”,规范推进“居业物”三方协同共治。推进区域资源融合,建立以“空间换服务”“资源引项目”的共商共建方式。金秋未来社区建成并投入运营,打造“鑫未来”社区服务品牌,链接各方资源成立“爱在金秋基金”,构建起“人财物”更集约高效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汇聚社区能人力量,推出“贤往东来”社区善治达人赋能计划,挖掘、培育、孵化一批民间能人助力社区共治。强化教育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服务人群达8000人次。强化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完成60岁以上重点人群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3098人次、50周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免费筛查962人次、两癌筛查515人次。新增普惠托位40个、3个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1个五星级母婴室。食品安全持续发力,完成3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建成示范性食品作坊4家;建立全县首支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团,对餐饮单位精准培训协管。
(四)平安防线在严抓严控中织密筑牢。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让城区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信访体系不断优化,严格实行信访例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复访销号清零等一系列制度,累计开展专题例会19次,销号初信初访1819件,化解镇(乡)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1起,另有7批8人次签署《息访承诺书》,劝返越级访异动人员15批17人次。重点领域持续管控,实时监控涉毒人员,加大尿检及毛发检测力度、落实社会帮教等措施,累计尿检391人次、走访54人次、毛发采集321人次,成功控制复吸率上升趋势;对10名涉邪人员经常走访教育,国庆前夕协同公安机关成功发现出狱失控涉“FLG”人员朱某花,消除重大活动举办期间的隐患问题。安全整治深入有度,研究建立“三线”工作机制,先后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电动自行车、“拆窗破网”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沿街商铺1500家9300余次,整改涉及燃气餐饮店603家,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171个,拆除防盗窗1934扇。网格管理规范有序,以微网格为单位辅以“智管家”“E宁波”系统数据做到无缝隙摸排,排查录入户籍人口数98815人,外来人口数22930人,商事主体数5983家,完成事件处置25696件。
(五)党的建设在锻造淬炼中显著增强。深入贯彻县“双争”三年行动、强基固本三年行动,编制《丹东街道关于开展“基层基础提质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政治塑魂”“强基固本”“队伍提能”“共富集成”“清廉筑底”等五大行动,配套15项具体活动任务清单,全力构筑团结统一、干事有力的“丹东堡垒”。抓实后备力量培育,成立“领航青雁”村社后备干部培养项目,选拔34名后备干部进入梯队培养。规范化推进居民说事制度,累计上报说事事件1000余件,建立“梅山一海”、河东村“he”你说、“580”协同说事等示范品牌。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对标对表定制9个重点举措、36项具体任务,累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0余批次。聚焦精准监督执纪,排查滥发津补贴、违规承接工程等问题线索9条,共计给予第一种形态15人、党纪处分9人、政务处分1人,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坚持督促问题整改,指导各村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工作计划,签订村社书记《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28份。扎实做好市委、县委巡察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措施25项,督促24个村社完善整改方案,建立健全制度机制3项,对12名党员干部作出处理。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街道将按照新编制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继续奋勇前行,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开启丹东“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聚焦经济发展,拼出营商环境新突破。坚持优商亲商爱商,在政策咨询、企业用工、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持续通过产业联盟、青年企业家联盟等平台,大力宣传惠企政策,持续开展青年与海·青年企业家交流座谈会。抓龙头引领稳住基本盘,重点关注快客机电、天安智能、兄弟服饰等7家龙头亿元企业指标跟踪,力争新培育产值上5000万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1家。主动承接上海、鄞州、北仑、海曙等地溢出产业,全力跟进在谈项目,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重特大项目招商取得突破。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围绕云朵网络打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标杆,围绕弗凡科技打造电子制造产业链,加速弗凡科技、云朵地块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建设。推进省、市、县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建设,聚集高端创新性人才。激发商贸经济活力,合理规划“三馆一场”地标经济和市域铁路流量经济,探索开展“消费+传媒”模式,对接大小商家入驻山海万象app,挖掘消费潜力。
(二)聚焦项目落地,拼出城市形象新突破。完善路网两套体系,以“市域铁路、市政道路”建设为落脚点,重点做好市域铁路建设保障工作,以天安路、巨鹰路主干道为依托,推进北丹城(主城北片)至中公园(都市田园+南部商务园区)的市政道路基础建设,重点做好东谷路、海山路、宝海路沿线政策处理。统筹发展三大区块,推进安置小区建设施工,打造风貌样板区和未来社区;深化落实南部新城东区块规划,实现南部新城东西片区联动开发、市域铁路两翼平衡发展。布局落子四处公园,做好凤跃山公园景观节点打造、东谷湖二期整治,常态化开展山体森林提升工程。推进大地景观塑造项目、兴盛公园,展示花园城市新风貌。深入实施五项工程,挖掘城中村改造潜力,利用改造“小投入”实现村庄“大提升”。持续推进“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对住宅小区乱改建、城中村违法建房和影响安全建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三)聚焦共建共享,拼出民生事业新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社区考核方案,对11个社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全面落实“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要求,确保新成立和换届业委会党员数量超过50%,建立重大事项党支部会议审核制度。紧盯“全域未来”探索与实践目标,积极向上对接南街、城东等6个未来社区建设方案及运营模式。社工队伍多维赋能,结合社区组织换届工作,开展面向新进社工的“初能计划”、面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专能计划”、面向社区正职和领军人才的“全能计划”,不断优化专职社工队伍能力。持续推进城市文明提升行动,紧盯“七周边”、“三大区域”、社区小区等重点区域,重点破解乱堆放、占道经营等一批乱象问题。持续深化创意点亮城市角落行动,建成“七彩惠民路”等一批惠民“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推动“共享+”项目落地。
(四)聚焦平安建设,拼出社会治理新突破。持续深化平安丹东建设,守牢信访维稳底线,加强重点人员稳控和信访积案化解,加强天安集团、原林海乡乡办企业相关利益群体稳控化解,扭转街道信访严峻形势。加强重点特殊人群管控,对精神肇事肇祸、吸毒、涉邪等人员制定“一人一策”,确保不出现特殊人员失控情况。守好安全生产底线,推进小微园区规范化创建,全面完成14个小微园区,对辖区内141平台内90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大排查大整治,以罚促改进行隐患整改。推进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加大高层住宅小区、10以上出租房、小微企业重点区域等电瓶车违规停放、充电巡查及执法处罚力度。推广“数字管家2.0”系统,对村社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和预警,实现街域治理、村社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部门联动、业务协同和指挥一体。
(五)聚焦从严治党,拼出基层党建新突破。抓好基层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扩大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深入开展党建提升行动,做深做实“锋领丹东·红色矩阵”党建六大重点项目。聚焦村级组织换届,深入调研,了解基层换届队伍的现状和需求,制定换届工作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换届工作。强化干部能力变革能力塑造,继续开展“首善丹东”人才成长计划,依托街道党校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始终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落实纪工委开展督查检查专项行动,以强有力的督查问责推动依法依规履职。完善廉政教育常态化机制,按照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不同分类实施针对性地廉政教育。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运作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构建”清单化”“阳光化”基层权力运行体系,促进农村基层权力运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