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民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部署,聚焦四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入选全省服务类社会救助重点试点,社会救助“码上测”机制入选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医康养护”一体化模式入选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农村颐养小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以及“暖暖的新家”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市推广,老年公寓获评省五星级养老机构,婚姻登记中心获评省5A级婚姻登记机关,连续5年承办全省品牌社会组织负责人研修班,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及西周商会获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百家范例。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致力品质养老,推动“山海颐养”提质增效。推动“老有康养”工程2项重点指标,6项重点任务高效完成,制定《象山县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引育结合,达到每万老年人拥有在岗持证养老护理员数24.79名,积极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6个、老年共享餐厅3个、老年助餐点44个,与银行签订“爱心卡”合作框架协议,完成2.8万人开卡。持续升级打造“农村颐养小院”品牌项目,新改建农村颐养小院7个。推动旅居康养项目发展,打造旅居康养地3家,设旅居床位371张,接待旅居康养人口数1.1万余人次。推动“医康养护”一体化发展,建成4家医养结合机构,开放48张养老床位,利用率较改造前提升50%。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3户,完成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405户,拉动适老产品消费683万余元。
(二)致力精准保障,推进“象有众扶”提标扩面。稳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全年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及特困供养资金。继续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改革,受理各类联办事项623件,联办率达到100%。持续推动助联体规范运行,线上发布“小象书屋”困境儿童书房改造等31项救助服务项目,为4622户困难群众提供服务,服务兑现率达80%。高质量推进省级临时救助“一次审批分次救助”工作试点,持续深化社会救助“码上测”功能应用及推广。完成48户困难群众“善居工程”改造。深入推进18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服务水平,经验做法获李晓东县长批示。
(三)发挥集成效应,深化“红社领航”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推进18个“一站双中心”建设,“一站一品一特”基层治理项目取得实效。围绕“党建+公益”,聚合67支“红社领航”志愿服务队每月下沉镇街开展“28号党群公益日”活动,认领兑现困难人群微心愿255个,惠及群众近7.4万人次。依托“红社领航”会客厅、“象益山海”直播间等载体,开展社会组织培优赋能活动,累计举办公益慈善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600余人,新增慈善组织7家,完成慈善信托520万元,“大旸·暖暖的新家”项目获首届全市慈善事业助力共富先行项目大赛银奖。完成新益园打造升级,入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特色行业协会商会28家,推动新益园发挥社会治理效能,1位个人获评省级荣誉。
(四)优化公共事务,推进“民政优办”提档升级。一是提升殡葬服务保障能力。高质量完成省民生实事项目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殡仪馆改扩建一期火化中心、守灵厅改造、配电房增容等工程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公墓生态化建设,节地生态葬率达到80%以上。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改革,一件行政处罚案卷被列入2024年度象山县“十佳”案卷名单行政处罚类优秀案卷。二是深化地名管理服务。持续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强化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动东门渔村获评“第三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三是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婚登服务质量,孵化培育婚姻家庭辅导类社会组织1家,完成婚育户一件事联办,联办率达88%。探索“婚登+文旅”融合发展,新打造塔山公园户外颁证基地1家,举办集体婚礼颁证活动6场。四是助力水库移民增收致富。持续推进移民项目落实,抓好移民帮扶实效,2024年共安排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1个,项目建设及补助资金拨付全部完成,惠及12560人。
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2025年,我县民政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部署,以习近平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结合省市县工作实际,完善体制机制,以“完善四个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两个着力(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为总体思路,实施4大行动:实施“养老服务提能、社会救助提效、社会组织提优、社会事务提质”四大行动,积极争取省市级改革项目、重点工作落地象山,促进我县民政事业“四个新”发展。
一要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健全老龄工作体系和体制机制,实施好新时代“银龄行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围绕“稳总量、优结构、提功能、上水平”四个方面,提升养老机构照护能力,提升抗风险水平,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1+N+X”模式,大力推动养老综合体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总量,注重培育领军人才,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二要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强化兜底保障能力,做好服务类救助试点工作,提供“物质+服务”暖心救助,健全完善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开展多元化关爱服务,全面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
三要努力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和清廉建设水平,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深化“红社领航”及“清廉红社”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引导社会组织治理规范化建设,营造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生态。要做实做优慈善工作,做好慈善领域监管、指导和赋能提升,培优各类慈善主体。
四要聚焦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加强殡葬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深化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加强殡葬综合管理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五要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及完善直补人口复核工作,做好“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
六要推动“民政+”业态融合发展,组织福彩、婚登、地名嵌入文旅活动,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深入挖掘整理乡村地名文化内涵,积极构建“地名+文旅”、“地名+特产”等模式,不断缩小“三大差距”,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要不断丰富室内外婚登颁证仪式形式,探索发展文明简约甜蜜经济,打造“新年有禧”妙会、花田喜事集体婚礼、亚帆中心甜蜜打卡点等特色活动,同时,依托象山旅游IP资源,组织福彩销售宣传嵌入音乐节、周末嗨象山等文旅场景,推进公益、责任、阳光彩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