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报

2024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农业法治建设,现将2024年度县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2024年度主要工作

(一)坚持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农业普法。

一是以案释法,开展农业普法进村入社。结合备春耕活动,3月13日,在贤庠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12月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张贴横幅宣传册、电子屏宣传等活动。根据我县宠物市场不规范现象,联合执法队制作的微课程——依法接种,共同“宠”爱(宠物犬只未按规定进行免疫接种案)参加全市“微视频”“微课程”竞赛活动并获优秀奖,也是全县唯一一家入选市级评比的微课件。

二是结合新法,开展农安专项宣传。今年农安宣传的重点是新《农安法》宣贯和国家农安县“亮牌”。结合农业科技下乡、高塘岛乡西瓜开摘节、新桥镇枇杷文化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直通车、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安全现场宣贯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制定《豇豆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豇豆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一套四份宣传资料,到村、到户、到农资店等地开展用药安全宣传,实地发放、张贴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另外,结合平时专项检查工作,向生产主体发放新《农安法》读本等材料1000余份。4月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能力提升等培训班1场次,参加培训人员50人次。9月组织县农业农村局、绿色发展中心等14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此外,利用户外电子屏、广告图板、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开展“国家农安县”亮牌宣传。同时,在两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基地内设置“国家农安县”宣传版面。

三是常态学法,提升干部学法用法水平。8月5日,邀请顾问单位律师陆新建同志为全局150多名机关干部讲解民法典中合同法相关知识,并结合案例对实践中合同法律制度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剖析。坚持党组中心组、局务会议学法,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新修订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四是项目培育,扩大法治改革实效。为做好法治政府建设,象山县培育一批法治象山建设改革提升项目,我局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一件事”联办同时入选2024年法治象山建设改革提升项目和2024年度法治宁波建设“最佳实践”培育项目。为提升农村法治政府建设,向农村推广普法,向市里推荐旭拱岙村书记葛聪敏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会员。

(二)坚持温度执法,优化农业法治环境。

一是保护营商环境,坚持执法有温度。以专项执法检查整治行动为契机,相继开展了“打击家畜违法屠宰和调运百日行动”、“宠物诊疗专项执法检查百日行动”专项执法检查、全县农产品重点生产企业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及亮证情况专项执法检查、“驱蚊类农药产品整治专项行动”等4个批次专项执法检查整治行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84人次,检查畜禽养殖场、宠物诊疗机构、商场超市等各类场所49个,发现隐患问题5处,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累计查办案件6件,罚没金额1.5415万元。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保护营商环境的要求,针对影响较小的案件,依法依规实施自由量裁,以首违免罚、警示教育、减免罚金等手段,推进合法营商、和谐营商,年内从轻处理案件54件,涉案货值金额3.2万余元,减轻处罚30余万元。

二是保护本土品牌,打击违法经营。以农产品安全检疫检验为切入点,针对红美人柑桔、杨梅、枇杷等本土品种,联合市场监管局加强监管力度。现场检查商家、农业主体35家,抽检样品67份,下达整改通知书45份,立案4件,结案3件。重点针对红美人柑桔以次充好、冒用品牌等问题,出动执法人员10批次,检查经营主体15家,询问笔录5份,进一步提升农业执法震慑力,减少产业销售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助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依托省农资购销系统平台,把全县农资店纳入购销实名管理。至目前,全县124家农资店均已实现农药经营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末端执法力度,建立常态化巡逻机制,年内出动执法人员217人次,立案查处农业包装废弃物、购销实名制台账不全、涉水药害等案件17件。

四是保护村级经济,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村级经济合作社领域突出问题“三清一促”专项治理工作,全县摸排上报问题债务956.6万元、化解956.6万元,整改率100%;问题工程170个、整改170个,整改率100%;问题合同200个、整改200个,整改率100%;强村公司问题6个、解决6个,整改率100%。开展村集体租金应收未收整治工作,200份合同中涉及到租金未收取82份,占比41%,累计涉及金额900余万元,其中,租金追回到账金额700万元,租金已清收未到账金额200万元,清收率77.7%。

(三)坚持合法性审查,严把法治审核关。

一是做好合法性审查工作。根据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做好对2023公平竞争专项清理“回头看”,完成涉及我局两个文件。《和美乡村创建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作为我局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因市局文件一直未出,今年此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未执行。对政府合同和规范性文件做好合法性审查,共审查政府合同92件、重大行政执法决策1件、行政处罚案卷60件。1件行政许可案卷获评县“十佳”优秀案卷。组织重大案件集体讨论1次。我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8件,因适用期已过、调整事项发生变化等原因需要清理5件。

二是清理自由裁量基准清单。结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浙江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版)》,结合我县实际和乡镇赋权事项情况,整理完成《象山县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13个大类282条。

三是落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部署,我局上报以“法治”夯实“自治”--象山县村级合法性审查推进乡村振兴涉法风险源头治理和象山县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推进农业服务提质增效2个农业农村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典型案例。

(四)坚持执法监督,有序开展事项调整。

一是确认年度重点监管事项。根据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要求,对照监管一件事目录清单,今年我局将“畜禽养殖监管一件事”作为我局2024年度重点监管一件事,年初确认事项的重大需求、核心任务、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形成填报指南。年终形成工作总结,并完善资料,将各项指标对照完成情况一一上报。

二是做好双随机监管事项检查。今年双随机的任务比较重,省里今年双随机检查任务总共发布了44荐,我们象山县根据实际认领了26项。年初我局根据省里的目标要求下发我局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任务清单,完成双随机执法检查任务16个,检查对象1119家,完成事项覆盖率100%,双随机跨部门检查率87.5%,掌上执法率、亮码检查率和应用信用规则率均100%。2024年度认领行政监管事项195项,配置检查表单195份,监管事项入驻率100%。

三是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扎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优化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在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前提下,施行一次性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受理环节。积极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经常性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着力提升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和服务能力,主动为申请人提供咨询指导,及时回复咨询信息全年共受理、办结各类涉农行政许可4152件,其中动物防检疫类办理许可3768件,农机服务类办理359件。全年的涉农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审查和决定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按期办结率、准确率、好评率“三率”均为100%。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一年来象山县农业农村局在上级领导及县政府的关怀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法治宣传的力度不够大,方式比较单一,以发放宣传手册,开展集中培训为主,依靠媒体和各数字化平台的比较欠缺。二是工作亮点不够突出。总体工作按部就班,都是常规性工作,亮点工作还不够突出。三是与资规的宅基地职能存在打架现象。宅基地违法案件种类也比较多,有些归我们管,有些也不归我们管。有些归我们管的由于行政处罚乡镇赋权以及移交问题,我们作为部门也无法管。

三、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行政。健全责任链条,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人”,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将干部选调等422项事项列入党组会集体商议讨论决定。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纲要各项工作部署,编制重大行政决策目录1项、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开展重大行政执法案件讨论1件。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局务会议学法制度,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绿剑执法”等行动,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新修改的农业相关法律法规4个。

四、2025年工作思路

(一)做好八五普法的总结工作。根据八五普法的总体要求,依托各类宣传手段,结合数字化服务平台,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做好八五普法的总结工作。

(二)提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效能。根据“大综合一体化”各项考核任务要求和省农业农村厅对双随机检查事项要求,提早谋划,与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联系,做好双随机检查工作计划,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提升跨部门联合检查率,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三)继续深入推进涉农行政审批改革和“放管服”工作。持续不断完善审批流程、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一窗受理等便民服务措施,提高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地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