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局>政务资讯>统计分析
承压前行 蓄力向新—2024年象山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5-02-07 10:41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以来,象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要求,深入实施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省政府“十项重大工程”,扎实推进“363”拼经济专项行动,迎难而上、承压奋进,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42.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占全市的比重为5.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38位,较上年跃升6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6.3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35.4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51.11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之比为16.6:35.6:47.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0%、32.0%和50.0%。


图1 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速(%)


一、生产领域,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承压回升,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95.7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可比价),其中农、林、渔业产值分别增长6.5%、1.3%、6.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9.65亿元,增长4.7%,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一,增速居全省第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87万亩、产量8.63万吨,分别增长5.6%、3.4%。水果产量22.12万吨,增长4.2%,其中红美人柑橘3.3万吨,增长22.2%。水产品产量72.73万吨,增长6.0%,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远洋渔业增长6.1%。全年生猪出栏11.86万头,下降31.2%,年末存栏7.61万头,下降3.7%,猪牛羊禽肉产量1.53万吨,下降17.4%,家禽饲养量295.23万羽,下降6.2%。

工业生产承压回升。全年76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175.9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增幅比全市低3.6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9位。31个行业大类增加值“14升17降”,其中总量前十大行业“ 7升3降”(见下表)。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46.39 亿元,增长3.3%;从销售情况看,规上工业销售产值899.52亿元,增长5.1%,其中出口交货值155.95亿元,增长10.3%,内销产值743.57亿元,增长4.1%。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2%,比全市增幅低0.3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8位。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8.66亿元,增长14.4%,居各县市区第6位;实现利税总额56.53亿元,增长15.4%。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52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2%,比全市高3.1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5位。


图2 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2024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10行业情况

行业

增加值(亿元)

增速(%)

汽车制造业

25.95

9.4

针纺织业

23.28

15.6

通用设备制造业

22.40

-1.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9.97

9.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9.82

17.2

金属制品业

14.19

3.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71

11.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28

-34.2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

4.81

6.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64

-9.4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5.12亿元,贷款余额1908.08亿元,分别增长11.8%和19.7%。全年利息净收入38.3亿元,下降1.2%。主要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152万人次,同比增长3.6%。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86.3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象保合作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3.09亿元,增长13.3%;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1.43亿元,增长19.5%。

二、需求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出口持续回升向好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比全市增幅高3.4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4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8%。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12.3%,比全市高9.5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3位,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7%,制造业投资总量继续保持南三县第一。民生补短板投资持续加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占全部投资的51.1%,比重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4.8%;民间投资下降22.6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15万平方米,下降37.8%。


图3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

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8%,比全市高2.5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9亿元,增长4.0%。按商品类别分,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类别中,基本生活类需求增加,粮油食品、服装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7%、8.4%;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计算机及配套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9.3%、129.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成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1.1%、15.3%。全年批发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7.6%、8.2%;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3.5%、4.9%,分别比全市高6.4个、6.6个百分点,分别居各县市区第2、第1位。


图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

出口持续回升向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9.62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224.6亿元,增长9.1%;进口25.02亿元,下降24.0%。

三、新质生产力步伐稳健,新投资、新产业持续发力

新投资加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能源投资增长29.2%,交通运输投资增长36.4%,分别占全县投资总额的48.7%、30.2%和11.5%。全年金电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4.7%,拉动投资增速25.2个百分点;市域铁路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2%,拉动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

新产业不断壮大。全年高新技术、高端装备、时尚和人工智能增加值分别增长4.5%、5.4%、5.7%和9.8%,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3.0%,比全市高12.4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2位。1-11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7.8%,高于营业收入增幅3.6个百分点。

新上规企业贡献加大。全年月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1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新增限上贸易企业34家。月度新上规企业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9.0%,对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6%,对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75.9%。

新注册主体增添动力。全年新增经营主体12133户,其中新增企业2841户、个体工商户9267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新增10076户,占全部新增的83.0%。

四、要素保障坚实有力,财政支撑力度强劲,全社会用电平稳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财政支撑力度强劲。全年财政总收入116.42亿元,比上年增长6.4%,比全市高7.1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93亿元,增长5.0%,比全市高4.7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首位,其中税收收入55.68亿元,增长7.5%,比全市高9.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25亿元,增长19.7%。其中科技、教育、社保支出分别增长20.7%、5.4%、44.7%。

全社会用电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3.2%。一、二、三产业用电分别增长111.2%、11.7%、10.2%。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1.6%,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15.9%、5.0%。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752元,比上年增长4.1%,增幅居各县市区第8位。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93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53元,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2,比上年缩小0.0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436元,增长7.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236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105元,增长7.5%。

总的来看,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县上下聚焦聚力“拼经济、抓未来、促共富、防风险”工作主线,全力稳增长、强动能、破难题、促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加强。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目标愿景,拼搏进取、奋勇争先、久久为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规模和质量迈上新的大台阶。

附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象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892.9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