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69029
工作进展
2025-03-07
主动公开
“你好,我是黄公岙早餐店的负责人老吴,我想预约你们的开业指导服务。”近日,即将试营业的早餐店负责人吴先生通过电话向新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提出服务需求。几天后,该镇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人员组团上门指导,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吴先生笑着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开业贺礼’!”
像这样“企业按需预约服务,部门组团上门指导”的方式,已在我县涉企行政执法系统形成惯例。石浦镇一家水产加工企业通过“预约检查”,仅用1天便完成环保、消防等多项整改,避免了停产损失。“检查不再是负担,而是服务!”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近年来,我县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引擎,持续推动涉企检查规范化。通过部门联动、数字赋能、镇街协同,全力推行“查前统筹预告、查中证码双亮、查后评议反馈”的闭环执法检查模式,破解涉企检查“多头查、重复查、随意查”难题,提升执法效能,为企业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同时,通过“三单合一”统筹机制,县级指挥中心整合市级计划、部门需求、镇街申报,科学制定“综合查一次”清单,并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白名单”与“重点监管”分类:信用良好企业检查频次降低,风险较高企业强化监管。2024年,全县涉企检查频次下降30%,企业干扰减少4413户次。
城区某建筑工地上,福建一家建设公司负责人王经理提到“证码双亮”时连声称赞:“以前遇到检查,整改意见总是口头传达,现在扫码就能看到具体法律条文和整改要求,效率高还不容易出错!”丹西街道餐饮店老板李女士对此也赞不绝口:“之前不同部门轮流来查消防、卫生、垃圾分类,现在一次检查全搞定,扫码就能看到结果。”
去年以来,我县推广“行政行为码”,将检查内容、整改意见、法律依据等集成一码。企业通过扫描行政行为码,获取本次检查的相关信息,包括检查事项、检查人员、检查依据等。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遵守“证码双亮”要求,即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行为码,有效防止逐利检查、任性检查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截至目前,“证码双亮”覆盖率超97%,满意度达100%。
多方收集企业反馈意见,建立完善“评议反馈”机制。在象山,企业可以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检查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相关行政机关认真梳理企业的反馈信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检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服务质量。
我县还建立涉企诉求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完善企服专员“一月一联系,一季一走访”跟踪服务,实现企业诉求全量归集。累计办理企业诉求1227件,96%以上涉企问题纳入“企说我应”平台线上流转,执法争议减少50%,服务效能、满意度、法治环境全面提升。
“规范检查不是放松监管,而是为了更精准地护航企业。”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孙华军表示,今年将深化“综合查一次”机制,全面推广“分级分类监管”,力争90%以上涉企问题在县级闭环解决,为象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