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谷山岛(上)和中铁墩屿(下)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前来韭山列岛保护区繁衍的日期逐渐临近,3月开始,距离中铁墩屿约500米的积谷山岛上,每天人来人往,着手物资搬运、房舍整修等工作。今年起,积谷山岛观测点将代替中铁墩屿观测点,承担起中华凤头燕鸥的招引监测工作。这也标志着中华凤头燕鸥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
自2013年启动人工招引项目以来,通过在中铁墩屿放置假鸟模型、播放求偶鸣声等,成功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前来韭山列岛保护区繁衍。截至2024年,保护区累计孵化中华凤头燕鸥雏鸟209只,占全球总量80%以上,成为这一极危物种的“生命方舟”。过去13年间,志愿者每年5月至8月都会驻岛监测,近距离记录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行为。
随着高清全景摄像头、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数字监测体系的完善,保护区今年首次实现观测点外迁。新基地积谷山岛依托原有观测房,配备厨房、卧室、监控室、厕所及淋浴设施,未来观测将以实时监控为主。
“我已连续三年上岛观测中华凤头燕鸥,随着中华凤头燕鸥种群的扩大,其栖息地也同样需要拓展,我们撤离之后,将有利于它们更好地繁衍。”随同上岛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思宇说。
今年4月底,新一批志愿者将入驻积谷山岛,在新的观测点内通过数字平台实时追踪中华凤头燕鸥动态。(记者 励申之 朱磊 贺梓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