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2529/2025-170180
工作进展
2025-04-30
县人力社保局
主动公开
近日,象山县人社局组织60家重点企业开展特殊工时制度专项培训,通过政策解读、流程指导、案例警示等方式,全面推进特殊工时审批管理规范化建设。这是该局贯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求,创新“指导+服务+监管”工作模式的重要举措。
一是多维解读破误区,把准政策风向标。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加班等同特殊工时”误区,开展“情景式”政策培训。通过对比标准工时与特殊工时制度差异,结合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典型案例,系统解读适用岗位、工时标准等政策要点。特别针对“996工作制”等社会热点,深入剖析特殊工时制度本质特征,引导企业树立“工时管理合规化、权益保障制度化”发展理念。
二是全链服务优流程,构建申报快车道。推行“申报前辅导、材料预审、分类办理”服务机制。审批环节强化源头把关,严格审核企业民主协商程序履行情况,对职工权益保障方案不完善的企业实施“申报材料一次告知”制度。针对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指导,对符合岗位设置要求、保障方案切实可行的企业即时办结;对存在工作时间超量、休息休假安排不合理等情况的企业,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开展“一对一”辅导,指导其调整用工方案;对暂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出具书面指导意见书,同步提供标准工时制度管理规范指引。
三是闭环监管防风险,织密权益防护网。为促进企业规范执行特殊工时制度,我局推出“事前指导、事中审查、事后监督”全链条监管模式。在审批前主动对接存在加班困扰的企业,指导其合理调节生产周期、规范用工管理;审批中重点核查岗位设置合理性及职工权益保障方案,对存在超时工作隐患的企业下达整改意见书;审批后强化动态监管,通过“季度随访+专项检查”方式跟踪企业执行情况,建立全县特殊工时岗位信息台账。同步畅通“12345热线+劳动监察”双渠道监督机制,对未落实休息休假规定、变相延长工作时间等违规行为,采取限期整改、撤销行政许可等处置措施。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项检查12次,督促7家企业完成整改,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象山县人社局通过构建“政策辅导-申报服务-动态监管”全周期管理模式,相关劳动争议案件比例有所下降,实现企业规范用工与职工权益保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