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1753tyjr/2025-170380
工作进展
2025-05-12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主动公开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象山县连续第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的金字招牌,是浙江省唯一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县“七连冠”的县城。
这份殊荣的取得,不仅源于象山对“军民一家亲”理念的坚守,更得益于其在制度创新、资源整合、文化浸润等领域的系统性突破。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政策保障到情感共鸣,象山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双拥工作新路径,书写新时代军地融合的高分答卷。
高位推动:构建制度化、社会化双拥体系
象山县委、县政府将双拥工作纳入县域发展全局,以制度化、品牌化、社会化为支点,撬动军民深度协作。
2019年以来,象山成立“军地合署办公室”,打破军地信息壁垒,建立“周碰头、月例会、季会商”机制,实现军地需求精准对接。通过这一机制,象山累计解决驻地(训)部队反映的场地保障、基础设施等难题310项,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政策创新成为双拥工作的“稳定器”。象山先后出台《军人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等10余项政策,建立军地“双清单”互办实事机制。例如,针对军人子女入学难题,教育部门与部队建立“绿色通道”,近五年累计协调165名军人子女顺利入学;针对随军家属就业难,通过定向招聘、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48名军属实现就业。
为了更好地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手象山共富直播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电商创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可注册公司入驻直播基地,享受3年房租、水电全免政策,并为入驻的退役军人提供场地、货品供应链和物流等优惠政策,助力退役军人创业;携手中核五公司开办退役军人订单班,依托其“1N41”模型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成长方案,全力保障就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品牌赋能让双拥工作“活起来”。象山在全省首创“崇军优抚联盟”,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撬动200余家商户、企业加入“崇军优抚联盟”。其中,“崇军地图”整合全县300余个服务点,扫码即可享受免费体检、法律咨询等,惠及军民3.2万人次。
在宁波打造首家“荣军医站”,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涉及到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住院及回访等全流程的关爱,深受退役军人好评。
成立象山县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志愿者大队,累计发展志愿者1100名,开展活动600余次,服务时长超1.5万小时。开展“旧屋换新颜”活动,发动象山县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县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志愿者大队为近10名困难退役军人修缮房屋,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同时,推出“荣军颐养”“崇军公交”“军民湖马拉松”等特色项目及活动,更将双拥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军民情感联结的纽带。
倾力保障:从“硬件支撑”到“精神滋养”的双向奔赴
双拥工作首要的就是强军拥军。象山始终心系强军梦,盯着战场支前,坚持多层次保障部队,把保障部队演训作为拥军支前的重中之重,对部队困难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难事专办”。
全方位保障部队演训,将极具开发价值的区域提供给部队训练使用;支持部队在象各项工程及院校分校区建设,投入数亿元用于建设战备公路等军事基础设施。面对某军港互花米草生态治理难题,县财政专项投入421万元完成三次翻耕,同步改善航行安全与海域生态。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象山县共解决了310个驻军部队反映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强烈的拥军氛围影响下,象山的乡村社区和企业等社会力量也主动参与拥军支前。在象山县大目湾兰湾社区,就有退役军人组建了拥军支前志愿服务队,自愿担负反间谍巡查、驻训后续纠纷处理等工作,获得了当地群众和驻训部队一致好评。
情感纽带的构建同样关键。象山通过“情系边海防”“高山送图书”等文化活动,让军民情谊在细节中升温。象山县图书馆35年如一日为高山哨所送书,累计捐赠5万余册;涂茨镇中堡村一位匿名老人连续12年为子弟兵提供免费住宿,被部队授予“拥军楷模”;而常年坚持开展的“致敬女兵 情暖军嫂”三八节主题活动、“八一杯”篮球赛,则成为军民友谊的“绿色纽带”。
2024年,象山县进行了新一轮军地结对签约,军地结成共建对子77对,并与东部战区某集团军结对签约,共同举办“万象山海拥军情”军民联欢会。涂茨镇中堡村投资30多万元,完善爱国拥军示范点——军民大舞台的设施改造,为驻训官兵提供优质场所;县双拥办组织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协会组织对驻地驻训部队进行全覆盖式慰问走访……
这些常态化举动,让“军民一家亲”从口号变为生动实践。
军民共筑:从“服务保障”到“融合发展”的双向赋能
象山的双拥工作并非单向付出,而是军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驻地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成为地方发展的“生力军”:驻象部队积极组织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动参与“慈善一日捐”、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近300批次驻军部队主动参与海上执法、防台防汛等工作,累计建立军民精神文明共建点100余个,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1200余件。
驻象部队视驻地为第二故乡,充分发挥战力和装备优势,积极支援和参与地方工程项目建设,在市域铁路象山线、“东海1号”养殖工程、口岸开放等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部队主动帮忙向上对接,争取上级支持,为加速项目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防教育的深化让双拥工作焕发新活力。象山将军事资源转化为全民教育资源:2024年,051型驱逐舰131南京舰驻泊半边山景区,开启象山军事文化研学教育基地新征程,累计接待游客近万人;驻地驻训部队大力推进渔山舰、高塘舰“城舰共建”,推动军舰与镇乡街道结对,开展“军营开放日”“国防夏令营”,利用重大节日和“军营开放日”等有利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课堂和学生军训实践活动,筑牢广大青少年爱国精神根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站在“七连冠”的新起点,象山将以更高标准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助力军队提升新质生产力,让象山成为新时代军民共建的“浙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