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2414/2025-171422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6-25

发布机构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心怀国之大者 全面守土尽责 ——以“三锚定”全面筑牢良田耕基

2025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全县自然资源规划系统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把现有耕地变成沃野良田。

今年以来,我局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八大攻坚行动”,着力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与重大战略实施相协同、自然资源要素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快迈上自然资源规划事业新的大台阶,为象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贡献力量。

一、锚定低碳转型,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以耕地为基底,我局通过“认定一批、建设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的双向奔赴和空间布局的合二为一,今年完成耕地功能恢复1343亩,多田套合率提升至75%,着力构建起集聚高效、共美共富的“金字塔”型农用地保护利用新格局。以“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为牵引,积极探索多元化“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推进石浦镇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累计完成子项目22个,涉及投资额3.5亿元,推动乡村空间优格局优肌理。

我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为抓手,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主攻方向,全面启动美丽林相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完成高速出入口、连接线等周边区域山体美丽林相提升10866亩,其中,完成退化林修复3138亩、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127亩,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屏障。积极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吸引3万余人次参与认种认养,折合义务植树近10万株,让植绿护绿成为全民自觉。

从“藏粮于地”到“藏绿于山”,再到“藏富于海”,象山县始终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高质量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历史围填海区域生态修复,强化违法用海用岛监管,深化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试点,探索无居民海岛“一岛一策”开发模式,今年累计出台打鼓峙、道人山等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规划6个,花岙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列入全国示范,系全市唯一入选案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首创跨省共建海洋资源蓝碳生态碳账户,推出蓝碳拍卖、生态补偿交易等新模式,率先实现海洋碳汇市场化交易,象山县蓝碳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入选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二、锚定要素保障,支撑经济稳进提质

围绕“海洋强县、美丽富民,都市融入、变革驱动”战略部署,我局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积极构建“双核两翼四极点,两带两区多岛群”县域空间格局,目前,象山已完成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石浦镇、西周镇、贤庠镇等14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建立完善“141X”乡村规划体系,简化乡村地区规划编制,探索制定“通则式”乡村规划管理规定,实现村庄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推广完善驻镇村规划师制度,驻镇村规划师服务站点建站率达100%,更好地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面对重大项目落地需求,我局启动用地用海保障攻坚行动,推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清单管理、全程跟踪、常态调度机制,今年以来新增建设用地1051亩,供应海域海岛项目用海15.78公顷,为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智能制造中心二期、中国化学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稳经济、促发展的积极作用,用活用好专项债券开展土地储备,有序推进土地储备供应,新增储备做地3868亩,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以“向存量要空间”破题,持续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三年攻坚行动,积极探索土地盘活挖潜新路径,今年以来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981亩,市下达任务完成率达103%,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229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24亩,打造一批贴合度高、代表性强的盘活利用项目。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行双合同监管、双阶段考核,目前纳入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地66宗,实现工业用地从出让到收回的全程评估与监管。深化海域立体开发,有力推动海域使用管理模式从“平面”向“立体”、从“二维”向“三维”转变,目前试点实施立体分层海域13宗,累计盘活发展空间1009.51公顷,带动增收4.95亿元,用海空间要素供给潜力进一步释放。

三、锚定数智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日,一面写着“勉励尽责业务精湛 担当有为助力发展”的锦旗送到了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我局在重大能源项目保障过程中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这是我局持续深化数智赋能创新改革,提升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局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多项审批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开展多部门“云联审批”“云上评审”,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持续推出不动产登记惠企利民措施,创新“全流程网办”政务服务,深化“三个即办”“跨省(市)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改革,稳妥推广双预告、信贷数据共享、带押过户等改革成果应用,依托不动产智治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自助档案查询约1.6万人次、不动产转移登记自助办理958件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效率,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

以智能化信息技术为媒介,我积极推进“一张图”建设落地见效,2025年3月,成功推出了工业用地招商地图应用系统,该系统集成配置7大重点平台、10581亩工业用地,涵盖了地块所在位置、面积、用地性质、做地情况、出让进度及计划等信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提供了全面、实时的土地数据支持,实现云端“在线读地”。

我局深入践行“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面普及基层“地灾智治”场景应用,强化“驻县进乡”地质队员技术力量支撑,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区域布设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设备77套,24小时实时监测灾害体动态变形、点位雨量变化。建立健全海洋预警监测体系,依托卫星、无人机、浮标、海洋站点等观测设施,着力打造“空天海岸”一体化的立体海洋监测感知网络,持续探索象山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一中心一平台”建设,今年以来,提供风暴潮海浪影响分析72期,发布赤潮通报3期,为中国-中东欧国际帆船赛等国际赛事提供海浪、潮汐和赤潮的预警预报服务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我局深刻把握党和国家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创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地上下、陆海域、二三维”一体化的实景三维数据资源体系,目前,已顺利完成覆盖中心城区68平方公里区域的实景三维测绘工作,其中超高精度分辨率lod1.3规格参数实景三维测绘超过20平方公里,为县域规划、管理决策、民生服务等提供坚实有力的空间信息支撑。


8.象山定塘镇 周科摄.jpg

(周科 摄)


2.象山耕地掠影 沈骊 摄.jpg

(沈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