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同型号的商品在线上平台的‘国补’后价格只要1700元左右,我却支付了3000元?”近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胡女士反映,其在某家电店购买了一台电视,价格同其他家电店存在很大差异,要求商家退货或者退差价。
接到反映后,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对事项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调查了解,胡女士反映的商家并未参加“国补”活动,故消费者无法享受“国补”政策。同时,店家已对该商品明码标价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也可以提供进货票据保证产品质量,并承诺做好后续维保工作。市场监管人员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了胡女士,并取得了她的理解。
今年以来,国家推出了各类补贴政策,如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购车补贴等,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有力激发来消费热情。那么,我们该如何确保自己能享受到政策优惠呢?
一要读懂补贴规则。不同地区、不同平台的“国补”细则各有不同,补贴条件、申请流程、使用期限等都需仔细研读。例如,有些地区线下只有在指定的“国补”门店才能享受优惠政策,线上要求消费者必须在指定平台领取补贴券,且在下单时选择特定支付方式才能享受补贴;部分商品可能因型号、批次问题不在补贴范围内,等等。消费者要认真查看当地政府发布的补贴政策文件,或详细咨询平台客服和商家,明确补贴相关细节。
二要警惕价格套路。部分商家可能会在“国补”活动前抬高商品价格,然后再进行补贴,导致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与补贴前并无差异。因此,在下单购买前,大家要货比三家,多了解要购买的商品近几个月的价格走势,以此判断当前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切实享受到优惠。
三要保留消费凭证。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购买商品后要保留好购物发票、支付凭证等,或以签订的合同为准,合同中要明确购买商品的信息以及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内容。如遇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话可凭借发票、合同、付款记录等消费凭证,通过12315平台或热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