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2588/2025-172240
工作进展
2025-07-16
县市场监管局
主动公开
“啪嗒”!伴随一声清脆的按钮声响,轰鸣的制冰机停下了繁忙的工作。当东海休渔期的号角吹响,渔船归港、冷库停歇,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安全攻坚”。
5月以来,该局联合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及地方政府,创新性地在休渔期开展冷库在用特种设备集中检验,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为企业复工复产扫清障碍,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需求的“双向奔赴”。
象山冷库及制冰行业伴随渔业发展走过40年历程,尤其石浦镇聚集了全县规模最大的冷库群,相关企业数量达96家,占全县97%。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渔业产业链的稳定。以往“监管催检、企业报检、特检院排期”的常规模式,常因冷库处于运营状态而无法停机检验,导致出现设备检验超期的安全隐患。
今年,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抓住5月至8月的休渔期空档,打破常规,创新建立“统一时段、统一周期、统一整改”的“三统一”机制——在统一检验时段,提前梳理2026年5月前将到期的特种设备数据,将原本分散在不同时段的检验任务,统一归集至5月至8月集中实施,避开生产旺季;在统一检验周期,检验完成后,设备下次检验周期集中至2028年5月,形成“三年一检”的周期性长效机制。对检验中发现的如设备缺陷超标、未注册、擅自改造等问题,一律按规定控制整改时限,确保按时闭环,彻底解决休渔期后企业生产与检验冲突的难题。
行动伊始,象山县市场监管局迅速摸排梳理相关企业报检情况,经查,列入检验的306条压力管道所涉及的74家单位中仅有26家报检,278台压力容器涉及的99家单位中也仅有58家报检。面对超半数企业“未响应”的困境,市场监管人员顶着高温暴雨逐户催检,以“政策讲解+法律警示”双管齐下:一方面,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超期未检最高罚30万元”的规定;另一方面,展示“集中检验不影响生产”的贴心方案。
截至目前,压力管道报检受理单位提高至59家,并新梳理出6家未在册单位,未报检数从48家锐减至21家,报检完成率达73.75%;而99家压力容器应报检单位中仅剩1家未报检,报检完成率达98.99%,检验进度实现质的飞跃。
针对石浦镇域范围内“在役”20年以上的“高龄”管道,检验人员依据宁波市最新监管通知,实施“地毯式”排查。结果显示,所涉9家单位的36条管线中,19条存在超标缺陷、16条未注册、1条擅自改造。
“这些‘带病运行’的设备如同‘定时炸弹’,必须立即整改!”仅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石浦分局一家单位,当日便下发7份安全监察指令书,并同步建立“一隐患一台账”机制,确保8月底前全部整改销号。
“我们不仅要查隐患,更要立规矩。”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检验同步向企业发放《特种设备使用规范手册》,将法律条款与典型案例结合,推动企业从“要我检”向“我要检”的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