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4321/2025-17244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7-24

发布机构

西周镇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西周镇百年古桥修复完工重展历史风韵

古桥复兴,乡愁再续。7月20日,拥有百余年历史、堪称县境最长的古桥——长庆桥主体工程修复完工,正式开放。古桥所在的西周镇下沈村举行盛大的开桥仪式,村民们携老扶幼,用脚步丈量桥面,感受百年古桥新风韵。

史料记载,长庆桥,位于西周镇下沈村西,横跨下沈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里人张茂华发起募建,1963年重修。这是一座条石板桥,全长87.4米,桥高2.7米,面宽2.75米,曾是象山县西入宁海县境主要民间交通桥。该桥原18墩17孔,早年因下沈港两岸筑堤加宽路面,现存13墩12孔,桥长也缩至约50米,尽管如此,它依然是象山境内留存的最长民间古桥。

现场可见,长庆桥桥面采用梁板结合,三根梁石中间,砌铺二道石板。桥墩用条石砌成,墩上部的梁石下面,纵向搁两块承梁石,叠涩出檐,挑搁梁石。建桥的石材以方整条石为主,其中桥墩迎水的南面呈船形,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上游水流的冲击力,背水的北面桥墩则为平形,满满都是古代造桥匠人的智慧结晶。2010年12月,长庆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

百年风雨变幻,全长13公里的下沈港河道上,已建起多座现代化交通桥梁。人行、非机动车行驶为主的长庆桥,也基本告别了连接县内外主要交通桥的历史使命。然而,多年来河港两岸的群众却依旧“离不开”它。

“长庆桥地处下沈片区核心,周边常住人口有2.5万左右,大家从小走长庆桥,安全又便利,脚踩在石板上,就是童年的回忆,家的味道。”下沈村副主任赖佳品介绍,象山夏秋多台风暴雨,近代以来,长庆桥历经多次修缮,但早年更讲究桥梁的实用性,因此原石板桥面被覆盖上了混凝土,桥两侧的栏杆也改为新式风格,没有了古桥最原始的古朴韵味。

近年来,西周镇积极推进下沈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核心的下沈港两岸成为重点打造区域,长庆桥修复工程入列其中。今年3月,县镇村三方筹资90余万元,对古桥桥墩、桥面等采用同类石材、工艺进行修复,做到“修旧如旧”,最大程度还原古桥原貌。

“40%的资金来自村民捐资,后续村里还将募集资金,对古桥石栏、长廊等桥面建筑进行整修。”赖佳品说,今年5月,西周镇在长庆桥北打造沈港夜市,目前已成为下沈村乃至片区群众夜生活的热门打卡点。“目前村里正结合县镇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村域沿港重点节点景观的设计打造,改善周边环境、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乡村休闲业态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