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2588/2025-17281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8-13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传统糕点”带来的山海“共富记”

清晨五点,松兰山畔的海雾尚未消散,郑开元已在新店“十八象·空蘭”的厨房忙碌起来。这位在宁波象山创业的95后青年,不仅将家乡传统点心做出了名堂、打响了品牌,更铺就了一条助民增收、带村共富的新道路。

郑开元出生于厨师世家,对美食品质的把控格外严苛,对食品安全管理也自有心得。当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干部带着先进的“5S”管理理念走进“十八象”时,他快速心领神会并开展改造提升,让作坊生产环境更加整洁、物料摆放更加有序、人员操作更加规范。

由于西周镇相对偏远,而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城区,郑开元便在城区开设了提货点,同时也决定把小作坊升级为“堂食+提货”的小餐饮店。了解到其经营模式转变计划后,象山县局提前对餐饮店图纸进行了审核,对后厨功能分区、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等进行现场把关,帮助新店快速投入运营。随着业务日趋增长、管理逐渐规范,在郑开元主动表达了升级为企业的意愿后,监管干部向其详细介绍了“个转企”注意事项和政策优势,耐心指导他准备资料,助力“十八象”高速完成了“个转企”登记事项。

2025年,“十八象”的版图再次拓展。不久前,“十八象·空蘭”非遗美食店在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优雅绽放。郑开元作为象山非遗代表性人物讲述着“守艺人”的故事,大大提升了象山传统糕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致富思源,回馈桑梓。郑开元的食材均源自当地西周镇、泗洲头镇的本地农户,生产高峰期聘请的临时工人都是村里的年长阿姨。通过“共富工坊”模式,他累计 助农增收450万余元,食材的主采地儒雅洋村也于今年成为了象山县着力打造的“食安共富幸福村”之一。

“十八象”走过的路,既是青年传承者勇于创新、不懈奋斗的写照,也是象山市场监管部门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更书写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政策春风和市场土壤中焕发新生、结出共富硕果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