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6岁的何大爷清晨时分在家中突发心梗。得益于基层医院的快速反应和紧密高效的医联体协作,老人从进入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墙头分院抢救室,到进入上级医院手术室,全程仅耗时29分钟。这场成功的抢救,彰显了基层医疗机构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
清晨,家住墙头卫生院附近的何大爷突感胸部剧烈压榨性疼痛。这位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强忍不适拨通家人电话。家人赶到时,何大爷已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情况危急,家人火速将其送往最近的墙头卫生院。
患者抵达后,绿色通道立即开启。医护人员迅速将其接入抢救室,按胸痛流程紧急处置。心电图等检查高度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医生团队第一时间通过胸痛急救群请求上级专家“云会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手术;同时,医护人员清晰高效地与家属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家属快速理解并同意介入治疗;医院立即拨打120,与象山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直联,启动转诊。
得益于成熟的区域协同救治机制和精准调度,载着何大爷的救护车从墙头分院出发,在清晨时段一路畅通,绕行上级医院急诊和ICU,直达县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从进入卫生院抢救室到抵达上级医院导管室大门,全程仅耗时29分钟!这为后续成功实施介入手术(PCI)迅速开通堵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赢得了时间窗口。手术最终成功,何大爷转危为安。
很多人会有疑问,像何大爷这样没有基础疾病、平时还坚持劳作的老人,为何会突发心梗?
据介绍,除了基础疾病,过度劳累也是心梗常见诱因之一。何大爷长期在田间劳作,体力消耗较大,这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对于本身冠状动脉就有一定病变的人来说,过度劳累会导致冠状动脉不能充分扩张以满足心肌的用血需求,从而诱发心梗。
另外,情绪激动也是一大 “杀手”。当人处于极度愤怒、紧张、焦虑等强烈情绪中时,体内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甚至引发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心梗。
天气变化对心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寒冷刺激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肌供血;而气温骤升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也可能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
此外,暴饮暴食会使胃肠道需要大量血液来消化食物,导致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增加心梗风险;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也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医生提醒广大群众,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但其并非毫无征兆。发病前常出现胸痛、胸闷、出汗、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下颌痛、肩背痛等不典型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勿自行前往医院,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