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于赛芬、薛金玉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完善厨余垃圾产业链条实现乡村共富的建议》(第106号)已收悉。经会商县住建局、县商务局等单位,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运、乡中转、县处理”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累计完成建设省级高标准示范村72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12个、垃圾分类示范村41个、垃圾分类典范村19个。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组建讲师团、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发挥报、网、端、微、屏等媒介载体,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提升村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准确率。引导各行政村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红黑榜评定并上墙公示,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村到户、入脑入心”。2024年,入户宣传4.2万户、发放宣传手册6.2万本,举办宣传活动90场次、培训活动25场次。二是强化中转管理。中心城区的厨余垃圾由县住建局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统一收运处置,日均收运处置量约72吨。厨余垃圾由专用收集车辆先运至大目湾生活垃圾中转站压缩后再转运至水桶岙静脉产业园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置。其余16个镇乡(街道)村级产生的餐厨垃圾由属地归集至当地生活垃圾中转站内暂存,再由专人专车上门收运至水桶岙静脉产业园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置。三是强化资源回收。科学谋划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三级布局,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分拣中心、交易市场三位一体运作园区。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动“搭把手”智慧一体化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建设扩面升级。截至目前,已建成村级回收网点355个、智慧回收网点186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1处。
下步,对照短板漏洞,我局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分类收集与预处理。谋划建立农村厨余垃圾分类制度,确保农副产品类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处理。探索建立环保集市回收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减少外运量。有效开展预处理,收集的厨余垃圾通过粉碎、脱水等预处理,提高发酵产出的经济效益。
二是多维度完善回收网络。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营”方式,以回收企业、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为载体,完善回收网络布局,同时通过货币直兑、礼品兑换等方式激励村民投放,加快形成覆盖面广、管理规范的可回收垃圾利用体系,有效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三是探索构建零污染示范体系。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开展试点工作,尝试引入适合村庄规模的发酵设备,利用蔬菜水果种植产生的厨余垃圾转变为发酵产生的各类酵素,实现资源化利用。加强技术培训,普及酵素制作、有机种植等技术,鼓励村民学习在厨余垃圾处理、酵素农业和零污染村庄建设方面成功案例,结合村实际进行创新和优化,完善厨余垃圾全链条资源化利用。
最后,对你们提出的建议,我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你们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6日
(联系人:许鑫,联系电话:1356636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