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2385/2025-17295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8-18

发布机构

县民政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象山“三维聚力”擘画“滨海适老”新图景

象山县立足滨海资源禀赋,创新构建“设施改造+健康促进+银辉赋能”三维适老服务体系,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新样板。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构建全域适老改造体系。打造健康村镇建设象山样板,持续推动村镇美丽工程,推进3个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和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入选浙江省农村管线序化试点县。深化未来社区建设,打造7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5个,开展重要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26个,实施困难老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56户,2024年完成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53台。打造“乡土亲情”特色的农村“互助颐养小院”,建立“镇乡中心+村站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助餐”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联动机制,通过多元筹资开办老年食堂、助餐点。近三年来,累计在129个村建成集中式居家养老公寓床位2356张,在12个村建成农村颐养小院床位448张;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38个、老年共享餐厅11个、老年助餐点79个。完成948户居家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并聚焦困难家庭,由县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暖暖的新家”人居环境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共完成208户困难家庭改造。该项目获国家和省级奖项,经验在宁波及对口地区推广。

二是筑牢健康基石,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为推进健康老龄化,我县着力构建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在居家层面,创新“居家养老+医”普惠模式,由签约医生定期开展巡诊、随访、体检等健康管理,制定涵盖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中医养生等签约服务包,2024年累计为晚期肿瘤、偏瘫、褥疮感染等求医需求的5433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在机构层面,推行“养老机构+医”友好模式,通过新增设的17个“颐养小屋”及建立的医养服务哨点,定期上门提供巡诊、配药、健康宣教、健康体检等服务,打通卫生院与养老院合作途径,2024年累计服务老年人1.24万人次。在医疗层面,试点“医疗机构+养”一体模式,在丹东、贤庠、定塘、高塘分院试点“医养中心”,建设护理床位112张,探索医疗与护理床位有机转换,打造医疗诊治、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团队,为失能老人提供一体化“医康养护”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失能老年人60人,为老年人节省经济成本约40%。三大模式协同发力,有效推动老年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三是深化“银龄行动”,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以“银色动能”赋能乡村振兴,组织引导银辉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产业振兴、思想引领、民生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基层治理方面,创新打造“海上老娘舅”调解品牌,创新“银辉说事”。以黄避岙乡高泥村“渔排说事”为例,将退休养殖专家、老党员纳入矛盾调处队伍,2024年老同志们运用“方言调解+海事法规”双轨工作法,成功化解海上纠纷68起。产业振兴领域,建立分级管理的“银龄智库”,按专业特长分设8类人才库,联联合象山县农信联社开发志愿存折、完善“时间银行”积分兑换机制,推行“服务换服务”互助养老模式。组建海洋养殖技术顾问团开展水产养殖结对帮扶,“银发乡村规划师”团队指导打造“共富菜园”等特色项目、开发竹编体验工坊等非遗研学线路,助力农文旅融合。思想引领层面,“银辉初心”宣讲工作室组织退休教师、文艺骨干深入海岛偏远镇乡,开展理论宣讲26场。通过“银青结对”“追‘锋’少年行”等活动培育渔村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持续释放“银辉”能量服务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