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576068/2025-172978
工作进展
2025-08-19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主动公开
8月19日下午5时许,涂茨镇新乐造船厂的下班潮开始涌动。工人老李熟练地跨上电瓶车,沿着汤鲁线崭新的柏油马路骑行,后视镜里畅通的道路飞速后退——三个月前,这里还被绵延200米的34家流动摊贩堵得寸步难行。
“现在回宿舍换身衣服,再走五分钟就能到规范摊位区,环境干净还有选择,日子越过越舒坦!”他笑着拧动车把,电瓶车轻快地汇入井然有序的车流中。老李朝着“15分钟幸福圈”的奔赴,正是我县创新流动摊贩治理的生动缩影。
改变始于今年初春寒料峭的早晨。涂茨镇政协联委会会议室里,煎饼摊主王大姐第一次坐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企业职工和村干部中间。“帐篷支在马路中央确实不该,可我们也没去处啊!”她的窘迫道出众多摊贩心声。一场由该镇政协联委会发起的“民生议事堂”活动,拉开了治理序幕。
调研组用半个月踏遍临港装备园区周边,记录下三方矛盾:工人盼实惠早餐,村民厌油烟垃圾,摊贩求生计空间。“不能只堵不疏!”县政协委员的提议促成共识——在涂茨镇屿岙村建立新疏导点,实行统一规范管理。随后,执法队员一边巡查,一边向摊贩们宣传:“新点位有顶棚,水电设施齐全,还给你们留了插座。”一个月后,新的疏导点落成,当天就有21个流动摊主自发搬了进去。如今30余个摊位轮番经营,从清晨的豆浆油条到午夜的炒菜烧烤,从日用百货到彩票代售,满足了园区职工的生活需求。更令人惊喜的是,规范摊位的租金让屿岙村集体经济收入三个月上涨了52%。
涂茨镇的这场实践宛如星火,汇入了全县流动摊贩规范化治理的燎原之势。在象山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一场由东陈乡政府牵头的跨部门联动悄然改变了园区生态——排查发现23处占道经营和12个无证摊点后,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20余名执法者打出“组合拳”:劝导占道商户自主整改率达90%,引导摊贩签署规范承诺书并整体搬进疏导点,周边企业投诉量骤降82%;在贤庠镇日星工业园区,西侧两处蓝色棚顶疏导点拔地而起,48个标准化摊位整齐排列,彻底告别了往日的油污满地、废水横流和白色垃圾。夜幕降临,涂茨镇屿岙村的疏导点灯火通明,各个摊位上升起袅袅炊烟。他们忙碌的身后,政协委员带着检查表挨个摊位转:“煤气罐记得要装泄漏报警器呀。”村民组成的志愿队则举着“垃圾分类”提示牌巡逻……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盘活闲置地块,把这里建成特色集市,让曾经的‘马路商帮’真正安家落户,融入社区发展。”秉持“找准症结、疏堵结合、因势利导”的治理理念,我县不仅精准破解了流动摊贩管理难题,更在职工、村民、摊贩之间织就了一张共生共荣的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