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2588/2025-173008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8-20

发布机构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整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乱象,象山在行动

超速狂飙的“闪电车”、灯光刺眼的“远光怪兽”、电池鼓包的“移动炸弹”……这些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不仅扰乱交通秩序,更是一个个隐藏的安全隐患,威胁着道路上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守护市民出行安全,维护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7月以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交通等多部门,聚焦销售门店、维修店铺等环节,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专项攻坚”的组合拳,重点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约200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132家次,发现问题24处,完成整改24处,查办非法改装案件3起,有效震慑了非法改装行为。

本次排查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深入街头巷尾的销售门店和维修店铺,特别是那些隐蔽的“改装黑点”,确保检查工作覆盖到位。执法现场,一幕幕违规场景触目惊心:为方便载人载货而随意加长座椅、改装车身架构;作为电动自行车“病历本”的维修记录台账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路边停靠的外卖车私自加装的强光灯在白天都能让人睁不开眼……更有甚者,部分商家为规避检查,用“优化动力”“升级配置”等隐晦说法,向消费者暗示可以提供非法改装服务。

“很多非法改装看似是‘提升性能’,实则却埋下了致命隐患。”执法人员介绍,凡是改装电动自行车,导致不符合国标要求、影响通行安全的,均涉嫌非法改装。如,通过更换控制器解除了25公里/小时的限速,电动自行车最快能跑到时速50公里以上,直接导致刹车距离大幅增加、危险性大幅提升;违规串联锂电池导致电池仓被撑得变形,充电时极易引发短路自燃;而非法加装的远光灯,强光照射下能让对向车辆瞬间“失明”,是夜间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

我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早已明确了车辆的参数标准,象山县此次整治更是直指电池、电机、车架、灯光等关键改装部件。然而,仍有部分经营者和消费者心存侥幸,“稍微改一点,没人会查的。”“速度快才能多送几单外卖。”一名被查处的维修店主懊悔道:“为了销量好些,无底线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没意识到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为让整治成效深入人心,象山县市场监管局还推动商家落实主体责任。销售门店在显眼位置张贴合规承诺书和危害警示,时刻提醒消费者远离非法改装行为;销售台账实现“一车一码”全追踪,确保每辆车的交易流通过程有据可查;新车交付时的“告知书”签署机制把合法合规使用驾驶的理念传递给每位车主。维修店铺则实行备案管理制度,严禁开展“解码提速”“更换超标配件”等违规操作,鼓励其提供官方认证的安全服务,让维修环节成为安全保障的“加分项”。

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不是“小事”,而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禁售卖不符合国标规定的车辆、超标电池、非法改装零部件等,严禁提供或暗示提供非法改装服务,同时要及时建立销售、维修记录台账,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消费者也应摒弃“求快求亮”的错误心理,选择合规车辆和服务,拒绝非法改装。同时,欢迎市民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举报非法改装行为,共同织密安全防护网,让每一辆电动自行车都行驶在安全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