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19576068/2025-173410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9-11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凌晨3点的坚守:一条马路市场的治理辩证法

9月3日凌晨3点的浙江省象山县定塘镇,中心菜场西侧的路灯在薄雾中晕开暖黄的光。每个月9次,雷打不动的农贸集市在此准时开张。蔬菜区的塑料筐碰撞声、水产区的氧气泵嗡鸣声、服装区的金属清脆摩擦声,共同编织成小镇的晨光序曲。

从堵心路到暖心市的蜕变,记录着基层治理的精细功夫。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队定塘镇执法中队长顾祥松的执法记录仪里,保存着对比鲜明的画面:几周前,不足300米的华塘路被摊贩挤占得水泄不通,烂菜叶与泡沫箱散落一地;如今,镇里将马路市场整体搬迁至200平方米的专用场地,配备供水供电设备和垃圾分类收集点,89个摊位沿黄色标线整齐摆放,蔬菜、水产、自产自销等6个功能区域标识清晰。“最难的是说服卖自产蔬菜的阿婆们。”队员张海建的记录本显示,他累计劝导占道经营427次,协助搬迁摊位89个,调解纠纷23起,最终让这些曾经的抵触者成为秩序维护者。现在她们会主动提醒新摊主:黄线里面生意更旺!

这种转变源于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我们不是在赶人,是在帮人找更好的位置。”中队长顾祥松的执法记录仪里存着这样的画面:队员帮菜农抬筐时被溅湿的裤脚、在暴雨中为临时摊位撑起的塑料棚、反复修改13次的摊位布局图。这些细节逐渐消除了执法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隔阂。经营豆腐摊的周大姐坦言,现在看到制服身影就自觉收拢摊位,“他们比我们来得还早,不配合说不过去。”这种将规则转化为默契的过程,在早晨6点的交易高峰尤为明显——鲜见推搡争吵,只有扫码支付的提示音与摊主们自觉收拢货架的动作。

早市烟火里升腾着城市温度。带着孩子买菜的居民刘女士说:“现在能推婴儿车来买菜,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早晨八点半,市场逐渐散去,执法人员协助清理场地,不到半小时,街道恢复整洁。“保留集市温度,提升管理精度。”顾祥松在晨会上这样总结。此刻,华塘路早市的喧哗正逐渐融入小镇的日常生活,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