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2449/2025-173251
工作进展
2025-09-03
县渔业局
主动公开
作为渔业大县,象山拥有广袤的海域和繁忙的渔港,但远海塑料污染分布散、收集难,始终是生态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如何破解难题?近日,由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县渔业局、县文明办联合主办的首轮海洋垃圾回收专项宣导活动,给出了“科技溯源+积分激励+全民参与”的创新方案,为推动构建“蓝色循环”海洋垃圾治理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活动当天,20名渔船管理公司代表与渔民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政策解读、流程演示等环节,系统学习海洋垃圾回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发放了首批海洋垃圾回收专用袋。“为让回收方案更贴合渔民生产实际,前期我们专门召开了两次渔民征求会,对垃圾袋的大小、样式渔老大们都提出许多实用建议。”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工作人员指着现场展示的专用垃圾袋介绍,最终定型的回收袋不仅不会影响正常渔业生产,还内置了IC芯片,可精准追踪每一艘渔船的垃圾回收轨迹,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渔老大李利对新的回收模式深有感触:“以前海上作业时遇到大件垃圾没法带回来,小件垃圾也只能随手处理,现在发了回收袋,码头上装了循环箱,统一收集方便多了。”他表示渔民们保护海洋的意识越来越强,如今有了规范的回收渠道,大家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海洋环保中。
目前,石浦镇中心渔港的5处核心码头已布设13个标准化海洋垃圾循环箱,覆盖东门渔岛休闲捕鱼码头、石浦镇休闲捕鱼码头等多个关键节点。渔民出海作业带回的海洋垃圾,将由专人实时清运至石浦镇海洋垃圾分拣中心,经过精准分类、称重记录、压缩打包等环节后,交由专业第三方公司进行再生处理,最终重新流入市场,形成“回收—处理—再生”的闭环体系。
“首批试点的200至300艘渔船,这两天就能陆续领到专用垃圾袋。”本次活动试点结束后,将在9月下旬后全面推广普及。届时,石浦镇近2500艘渔船有望全部纳入该回收体系,同时将通过积分制激励渔民主动参与,让守护海洋的行动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