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断保持并增强发展优势?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加快海洋文化大县建设,不断增强构成象山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打造新一轮发展强有力的引擎。
无数的经验教训表明,文化是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从来就是互相促进的。只有生长在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经济才是稳固而可持续的,GDP本身的增长并不必然增加人们的幸福感,物质的增长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养分。
千百年来,象山人靠海而居,耕海牧渔,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独特、丰富、深厚的海洋文化。她山海交融,内外兼修,既继承了农耕文化的精华,又吸取了外来文化的有益养分,并伴随着象山人民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活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丰富,形成了五彩纷呈的渔文化、大气磅礴的海塘文化、令人感叹的海防军事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海商文化。
象山以海洋文化为主流的半岛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那就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它始终流淌在象山人民的血脉里,体现在象山人民的行为中,并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与市场精神相契合,体现在新时期象山人民创业创新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把我县从区域环境劣势、条件艰苦的偏僻小县发展成为今天列65位的全国百强县,建筑、针织、机电汽配、海洋旅游、造船海运等一个又一个的产业异军突起,无不彰显文化精神的力量。
当前,县委县政府对加快海洋文化大县建设、经济文化和谐发展作出了科学决策和全面部署。我们要以人为本,始终不渝地弘扬、实践象山精神,举全县之力建设象山港大桥,畅开胸怀迎接桥海时代;突出特色,增加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打造海洋文化精品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整合资源,精心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打造独具海洋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海洋文化是象山发展的“软实力”,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也代表着区域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象山的今天,建设好、发展好海洋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