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6985922 /2013-144300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政策层级分类

县级政策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成文日期

2013-06-13

发布机构

县农林局

来 源

县农业农村局

体裁分类

通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象农林党委〔2013〕9号

关于印发《象山县农林局后备干部培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科室、单位:

 为加快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快速成长,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县管副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委组〔2013〕25号),结合实际,现制定县管副职后备干部培养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针对后备干部的个性特点、成熟程度和培养方向,结合实际,坚持分层分类、按需培养,统筹安排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能担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
  二、培养措施
  (一)党性锤炼。
  1.党性分析。党员后备干部要在每年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党性分析,检查存在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改进措施。非中共党员后备干部每年至少1次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汇报自己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2.结对联系。后备干部要结合本局结对共建情况或联村联户情况,至少与1名生活困难群众或老党员结对,尽力帮助解决其生活生产上的实际困难。要求每年走访联系结对对象不少于2次。
  3.志愿服务。后备干部要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党员后备干部还应按照“党员志愿者服务岗”确定的职责任务开展服务,全年累计服务不少于6次。
  4.其他形式。通过组织学习先进典型、党史党情,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的党性修养。

  (二)学习培训。后备干部每年要完成12学分的学习培训任务,具体记分标准参照《象山县公务员学习培训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象人社〔2012〕142号)。

  1.专题培训。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县委组织部安排的专题培训班。

  2.点题培训。根据后备干部需求,组织后备干部参加综合素质提升讲座。

  3.年度测试。结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组织后备干部参加集中测试。

  4.网上学习。后备干部要参加“宁波市干部党员学习网象山子网站”的网上学习,按实际学习时间计算学分,每年至少完成8学分。

  5.其他学习培训。通过青年干部读书会、“一人一课”、组织学习交流等方式,丰富学习培训形式。鼓励后备干部结合岗位需要进行自学和在职教育,努力打造学习型干部。

  (三)实践锻炼。根据县委组织部的统筹安排,选派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基层、信访维稳、企业等相关岗位压担培养。其中挂职锻炼的后备干部在挂职开始时,应形成挂职工作任务书;挂职结束后,应形成挂职工作总结,并撰写1篇调研报告或工作建议书。对工作经历相对单一或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后备干部,适时安排轮岗锻炼。

  (四)综合评价。

  1.实绩公示。后备干部每年年底要撰写一年来的工作实绩总结,在年度考核前,通过网上公开或书面下发等形式,向机关干部公示。

  2.量化管理。各单位应参照《象山县领导干部量化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县委发〔2012〕46号),重点围绕后备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履行岗位职责、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视情记正分或负分。

  3.分析评价。各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根据后备干部的工作实绩以及平时表现,集体分析后备干部情况,肯定其取得的成绩,指出其努力方向,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培养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按照要求抓实抓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实施。

  (一)健全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责任制度。按照后备干部管理职责,全局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政工领导具体实施。

  (二)实行“一人一策一档”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后备干部培养的相关意见,实行“一人一策一档”,建立电子档案和书面档案,并由局办公室落实专人管理。

  (三)建立领导干部帮带制度。确定1名领导作为后备干部的结对领导。主要领导和结对领导要帮助指导后备干部开展工作,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每年不少于2次。在后备干部思想出现波动或其它苗头性问题时,要及时提醒、督促帮助。

  附件:县农林局后备干部结对联系安排表



附件下载:9号关于印发《象山县农林局后备干部培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