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蚯蚓在田间地头消失了,一度让许多农户犯了愁:难道我们的家园连蚯蚓都不愿意待了吗?日前,记者在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基地里看到,一个个蚯蚓洞像雨点般分布在种植大棚的田塍上。“这些农田一律使用沼液生态肥,”公司总经理韩东道告诉记者:“有位农业专家曾说,‘判断一个地方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就看这里有没有蚯蚓。’如果连蚯蚓都不想待的地方,种出来的蔬果能让人吃得放心吗?”
3年前,龙兴生态刚刚起步,仅有2辆沼液配送车,对全县大部分镇乡的畜牧小区或养殖场根本无法顾及。2012年以来,公司一步一个脚印,不但建造了沼液使用储存池,还引进了多名技术人才,深入开展“三沼”开发研究,多次进行沼液配方肥试验。实验证明,用沼液代替化肥,不但有效解决了养殖场粪便无法直接排放的问题,而且农户节本增效显著,光肥料开支每年每亩就可节省200元。
随着创新的不断深入,有一个问题引起了韩东道的注意:我县常年生猪存栏量约11.5万头,拥有沼气池420座,每年能产生沼液30万吨,但其中一半没得到处理利用。这些沼液由于养分含量低、变化大、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和消纳;而畜禽场的沼液池一旦发生过剩性外溢,就会一无例外地造成水体环境污染。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处理沼液,使它便于储存、运输,并根据农民季节性用肥需求,按时送到田间地头呢?
“苦心人,天不负”。记者在龙兴生态的一间屋子里,看到一架横卧着的大型设备,这是去年2月,该公司依托浙江大学沼液浓缩技术开发出来的“沼液膜浓缩样机”,同步得到开发的,还有一只号称省内第一的“腐植酸浓缩沼液有机液肥”产品。“这台机器每天可以处理沼液15吨,可将普通沼液浓缩5至10倍,用浓缩沼液配制‘腐植酸浓缩沼液有机液肥’,对甜瓜、西瓜、草莓等作物进行喷施,产量可增加8%至12%,含糖量也有所提高。”韩东道说。
龙兴生态由此稳步向前。如今,该公司已拥有5辆沼液配送车,韩东道给它们取名叫做“田保姆”。只要一个电话过来,“田保姆”就会立刻赶到,可直接辐射全县各地35家养殖场。“这些沼液,除大部分直接免费配送给农户施用外,部分送往公司作为生产‘腐植酸浓缩沼液有机液肥’的产品原料。”韩东道一边说着话,一边转动“沼液浓缩液样机”的阀门,几声轻微的响动过后,阀门正上方的三根管子里,有三种异色液体开始缓缓输出、流入。“沼液投入沼液池后,经电絮凝、多级过滤、膜浓缩等多道工序,可以生成20%的沼液浓缩液和80%的中水。经浓缩后的沼液,不但提高了有效成分含量,而且还能滤去一部分盐分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改善沼液品质。”韩东道在办公室角落里,拿起一个瓶子,告诉记者:“我手中拿的这瓶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有机液体肥料,根据不同的作物,在浓缩沼液里配注了相应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韩东道介绍,目前,针对花卉、水稻、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公司开发出了“龙兴根福”“龙兴苗壮”“龙兴叶美”“龙兴果丰”“龙兴花宝”“龙兴稻欢”等六大系列产品。截至2014年,公司已拥有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8个、国家发明专利3个,获称县专利示范企业、市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并获得浙江省第一本浓缩沼液肥料登记证。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省首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大赛决赛中,龙兴生态的沼液资源化深度开发利用模式荣获第二名,被列入浙江省十大生态循环模式之一。
展望未来,信心满满。韩东道告诉记者,龙兴生态已经在福建福州、云南建水、江苏南京等省外试点进行试验示范,在为公司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要将“粮—猪—沼—粮”的循环农业模式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开。(记者 胡凯 通讯员 王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