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乳名徐柏庭,谱名徐孝杰,学名徐祖华、徐白、徐文雅,笔名殷夫、殷孚、任夫、白莽、沙菲等。大徐镇大徐人,1910年6月11日出生。1923年秋入上海民立中学,开始新诗创作。1926年秋在浦东中学加入共青团。1927年9月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6月开始与鲁迅联系。1930年秋调到共青团中央任干事,并负责编辑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等。曾三次遭国民党逮捕,1931年1月17日第四次被捕,2月7日被害于上海龙华,时年22岁。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著名无产阶级革命诗人,有《殷夫集》等传世。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这是殷夫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周年之际,写下的著名战斗诗篇《别了,哥哥》。
殷夫的大哥徐培根和三哥徐文达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然而,在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动的大搏斗中,殷夫与他的大哥、三哥走的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坚强地抛开个人的感情,毅然与哥哥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彻底决裂。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殷夫是这个革命文学团体的发起人之一。他积极为“左联”刊物《萌芽》、《拓荒者》和李一氓主编的《巴尔底山》撰文写稿,发表了许多红色鼓动诗、散文、随笔、小说、论文,成为“左联”中有重要影响的革命作家之一。
不怕杀头、枪毙、坐牢的殷夫,无限忠诚于党,无限忠诚于人民。他在革命斗争中勇敢无畏,艰苦卓绝,冲锋不止,战斗不息,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那短暂的生命,虽然只像“昙花一现似的,像小小的火花,爆了儿爆就灭了。但他的光随着这一束诗篇放射得很远。他的顽强的意志,革命的精神永远不会死,而他的诗更将燃烧着后代年轻者的心。”(丁玲《读了殷夫同志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