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大师张德和

发布日期:2017-07-04 15:11 信息来源:县政府 浏览次数:


  张德和(1955年生于象山西周),中国根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专委会副主任,省根艺美术学会副会长,省工艺美术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竹根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德和是象山竹根雕艺术的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

  1970年开始学木雕,漆艺。1978年10月创办西周区工艺厂,专门从事竹根雕及树根雕产品的开发与研究。1982年成功发明了竹根雕仿古法。1983年,成立象山首家竹根雕厂——象山丹城出口工艺美术厂,批量出口。不仅使濒临绝迹的中国传统竹根雕艺术得以传承,而且开辟了国际市场,使当时一度瘫痪的象山竹根雕产业起死回生。八十年代末,独辟蹊径,弃商研艺,潜心于高品位的竹根雕艺术创作和探究。1997年4月创办“象山德和堂根艺坊”。先后又自创了竹根雕局部施雕法、乱刀法和大写意法,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竹根雕艺术的一次大革命”。张德和三十余年坎坷的竹根雕创作生涯,带动了一大批象山根雕艺人影响和造就了一批新秀,推荐40余人为省国家级会员,10余人评上中高级职称。为逐步确立象山竹根雕在艺术界的重要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年来,张德和的竹根雕艺术创作成绩斐然。《眷恋》、《洪荒时代》、《人之初》、《醉》、《智者》、《大地》、《茅屋•秋风》等四十余件作品在省、全国和国际展览中获金奖。其中获中国根艺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金奖5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2个,国际展览金奖5个。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行家、名人及博物馆、艺术馆收藏。作品注重天趣与人意的有机结合,突出神韵、意境和思想文化内涵,构思新奇巧妙,造型生动自然,个性鲜明独特,品味高雅隽永,既保留传统精华又顾及现代人审美情趣。

  张德和在刻苦自学美学理论和古典文学、潜心研究根艺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根艺审美二题》、《竹根雕精品创作要素》等十余篇专业论文发表或获奖。他主张根艺创作应心手眼并用,形神意兼顾。业艺敢于“犯法”,师法必须贯道。辨证地提出“雕而不雕、不雕而雕”说、“绝处求生”说和“心雕”说。被誉为“技道两进”的“学术带头人”。

  张德和开创了竹根雕艺术的崭新风貌和高雅独特的品格,受到了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评价,为命名象山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起到了关键作用。曾两度被国家选为根艺代表和文化使者,派往巴黎、蒙顿等城市作文化交流、作品展出并现场示范表演,法国电视台、《费加罗报》、《欧洲时报》、《环球时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纷纷以“神奇”、“不可思议”等为标题竞相报道。受到了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的接见。

  中国美院教授、浙江省美术学会会长、被中国文联评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杨成寅教授在《张德和大师的根雕艺术》中说:“世界的竹根雕在中国,中国的竹根雕在浙江,浙江的竹根雕在象山,象山最好的竹根雕在胡子哥张德和那里。”1997年,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省美术学会、省美术评论委员会等五个单位的十几位专家学者专程来“象山德和堂根艺坊”召开“张德和竹根雕艺术研讨会”。著名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九十高龄的王朝闻老先生,感动于张德和的竹根雕艺术成就和孜孜求索的诚挚之心,主动前往“德和堂”谈美论艺一星期。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专家、建筑界大师吴良镛先生偕其高足宋晔皓博士两次自费专程赶往象山勘察选址,免费为张德和设计了根艺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