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云飞:仙子国飞出的渔歌王子

发布日期:2017-07-04 15:11 信息来源:县政府 浏览次数:

01010101.jpg

  浙江有个美丽的渔港叫象山港.被烟波浩渺的东海洋簇拥着的象山港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观:青山碧海出金沙,绿荫深处居渔家。那里的人们勤劳、淳朴,有着大海一样的豪迈;那里的人们热爱、呵护养育着他们的海洋,一年一度的“开渔节”就是象山人民最直接最深切的爱海表达方式。纪云飞,就是在这美丽的海港边成长的年轻歌手。初次见到纪云飞,一个大男人的豪气从他身上流露,豪爽的性情让我感受到了他的亲切和开朗。纪云飞,用他那丰厚深沉的嗓音歌唱他的家乡,歌唱浩瀚养育他的大海。在他的声乐道路上,漫漫十余春秋,他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追求他从小便追求的歌唱事业,创下了骄人的成绩。第七届中国开渔节将在象山举行(现如今已举行了八届开渔节,第九届开渔节即将在今年9月拉开序幕),而渔歌王子纪云飞将唱响开渔节的前奏。
   纪云飞,1975年出生于象山石浦。1998年参加工作,时任象山县文化馆副馆长(现任象山县文化馆馆长)。渔歌王子纪云飞热爱他的事业,在歌唱艺术道路上,他执着地追求着,追求着他从小就梦想的梦。纪云飞是一个专注于工作、意志坚强的人,从步入歌唱艺术殿堂那刻起,他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纪云飞父亲精通二胡、笛子、口琴等乐器,受父亲的感染,纪云飞从小就对音乐有特殊的偏爱,曲不离口,每当父亲拉起二胡时,他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听着……。纪云飞在父亲地音乐声中慢慢地长大,读小学时纪云飞成了学校里地文艺尖子,被同学们推选位文娱委员,教同学们唱歌,直到高中毕业。
  纪云飞真正步入声乐艺术殿堂是从遇到宁波声乐协会主席谢博声教授开始的。纪云飞高亢、嘹亮、清纯的嗓音打动了这位声学教授,并收其位学生。此后纪云飞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春去秋来,一晃五年过去了。这五年,纪云飞打下了扎实的声学基础。
  俗话讲“万事开头难”,要从一个大白嗓子到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声,音域从一个八度到几个八度的跨越,这个质变过程是一个非常难熬的阶段,很多声乐过程是一个非常难熬的阶段,很多声乐学习者都在这个阶段放弃了。纪云飞凭着对声乐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下苦功,拼意志,闯过了这一难关。在一次全省的声乐大赛中,纪云飞又杯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声乐教授夏国鸣看重,称他是不可多得的男高音料子,要对他加以精心辅导。这样一学又是五年,纪云飞从夏国鸣教授身上学到了歌曲的个性化演唱方法,如不同的作品要用不同的风格来演唱等。
  在两位教授的精心辅导夏,纪云飞在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一九九五年获“宁波市十佳歌手”称号、一九九七年获宁波市“东站杯”声乐比赛金奖、一九九八年获宁波市“职工之声”声乐比赛金奖、一九九八年获浙江省“未来杯”新作演唱大赛银奖、一九九九年获浙江省“雄师杯”声乐大赛金奖、一九九九年获“爱我中华”全国演唱大赛金奖(北京)、一九九九年获浙江省“大红鹰杯”声乐大赛金奖、二000年获浙江省“东海明珠”文艺调演金奖、二00一年获“全国城市歌手邀请赛”铜奖(云南)、二00二年获浙江省第四届群众声乐大赛暨亚洲新人演唱大赛浙江赛区预选赛金奖、二00二年获“哈药六杯”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屏奖。最近,纪云飞被浙江省文联破格吸收为浙江音乐家协会会员,是目前宁波市最年轻的一名省级音协会员。


004.jpg 


  纪云飞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还受到许多名师的指点,其中有宁波市著名声乐教授吕桂花霞、张景艳,浙江省著名声乐教授马健华、刘炽等等,其中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杨家洵(宋祖英的老师)。纪云飞博采众长,学会了许多的声乐技巧,还掌握了用美声的方法来演唱民歌。
  提到辅导过他的众多老师时,纪云飞显得有些激动。有一位是他终生难忘得,他是原宁波市作曲家协会会长、国家一级作曲赵万福老师。纪云飞就是唱着赵老师的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大奖。如历届中国开渔节开船仪式上必唱的歌曲《一帆风顺》,就是赵老师的作品。虽然赵老师已与世长辞,但纪云飞仍时时说起他。

  第八届中国开渔节大唐国际央视文艺晚会,象山著名歌手纪云飞的《打渔归来》,把象山渔民搏风击浪的豪迈和满载而归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群众声乐工作者,纪云飞深深地知道为社会服务才是自己学习声乐地最终目的。近些年来,纪云飞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有的考入了艺术类大专院校,有的进入了部队文工团。纪云飞说:这些年来,包括连续六届的中国开渔节(现如今已举行了八届开渔节,第九届开渔节即将在今年9月拉开序幕),下部队、农村、海岛等慰问活动,每年的春节团拜会、国庆节、五一节等重大节庆,还有其他县市区的一些活动等,据不完全统计,已演出500场以上。有时身体不适,仍坚持演出。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是文艺战线上的一个兵。


010101011111111111111.jpg


  在积极搞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纪云飞不断联系实际,学习自然、社会科学只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修养。纪云飞修完宁波教育学院声学函授专科后,现在攻读大学课程。近两年来已有5篇论文相继在市、省、全国级书刊发表,《优化声乐发省的最佳途径》和《普及基层群众声乐及辅导》入选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大视野》艺术;《增强农村先进文化感召力方法研究》入选浙江《群众文化》杂志;《基层文化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于《宁波市政协》;《气吸在声乐锻炼中的重要性》发表市级“学报”上。其中《普及基层群众声乐及辅导》获全国优秀论文奖。
  纪云飞告诉记者,象山县文化体育局、县文化馆对他他非常重视,最近,邀请专家们在由他首唱的近30首作品中精心挑选了10首,用中国开渔节和象山自然景观作背景排成MTV,制成“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渔歌专辑,这于纪云飞、象山海洋文化、中国声乐艺术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纪云飞也希望通过《澳门月刊》,与澳门进行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借助澳门得天独厚的地域服务平台与桥梁优势,让象山港的渔文化远播港澳台,远播东南亚,远播葡语系国家,远播世界……
  真诚期待纪云飞在他的歌唱艺术道路上辉煌永远!
  来源:综合《澳门月刊》(2004.9)《象山政协(2003.9)》

  双脚踏滩涂 一喉醉渔乡——纪云飞
  早就听说象山有一叫纪云飞的歌手,专唱渔歌,都唱进中央电视台了。慕名而往,一听,果然好嗓子,稍一哼哼,即让我感觉到了“海味”。他说,打小听父辈们唱渔歌,现在唱渔歌给乡亲听,也算是一种“子承父业”吧。
  1975年,纪云飞出生于象山石浦,父亲精通二胡、笛子、口琴等乐器,平时常练上一段。耳濡目染,从小就爱上了音乐的他,每当父亲拉起二胡,就傻傻地在一旁看着、听着,有时禁不住也喊唱几句。直到有一天,遇上宁波声乐协会主席谢博声教授且被收为学生,纪云飞才真正步入声乐艺术殿堂。打工,学习,他拼着一股韧劲,熬过五载春来秋去,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大白嗓子到科学方法发声、从一个八度到几个八度音域的跨越。一次全省声乐大赛,纪云飞被省群众艺术馆声乐教授夏国鸣留下,训练个性化演唱方法,这一学就是又一五年。
  十年修得“内外功”,纪云飞开始在各项比赛崭露头角:“爱我中华”全国演唱大赛金奖、浙江省“大红鹰杯”声乐大赛金奖、全国城市歌手邀请赛银奖、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荧幕奖……回象山后,他着力推广渔文化,一曲《一帆风顺》更是唱响全国,现已成中国开渔节必唱歌曲。随后,“宁波市十佳文化名人”、“象山县十佳青年”等荣誉也接踵而来。然而,纪云飞最大的愿望是,走下去,唱给基层的渔民听,照他的话说是“反哺”。
  乡下、海岛,没有华丽舞台,没有品牌音响,没有荧光棒,有时连基本用电都难保证,但纪云飞还是决意下去。一次在黄避岙,就站在滩涂之上,对着坐在岩石、板凳上的渔民,没伴奏地唱了一首接一首。末了,没听到雷鸣般的掌声,没听到粉丝的尖叫声,有的只是渔民起身拍土时的几句“那小伙子唱得蛮好”。“这就已足够”,纪云飞初步统计了一下,至今他已先后组织80多场、演出500余场文化下乡活动,“也算是给渔农村文化补白出了点力”。
  下乡越多,与渔民便走得越近,就更能体会他们对文化的那种渴求。纪云飞说,去年下半年,他去象山工业园区演出,发现偌大一个园区竟没有一个文化中心,员工下班除看电视外,几乎就没有其他文化生活。“文化空缺,可能给治安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作为政协委员的他,立马写了一份《关于建设象山经济开发区文化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得到政府部门重视。据悉,日前工业园区文化中心已开始筹建。
  临别前,再谈到渔歌时,纪云飞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已收集了全国各地风格迥异的渔歌,正准备将之创作成渔歌专辑,“专辑将以劳动号子为主线,因为劳动号子才是真正的渔歌。”(记者 夏家品 通讯员 郑辉)
  来源:联谊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