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农林2018年第16期

种植业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技术措施

一、春粮油菜

(一)清沟理渠防积水。清理沟渠,排除积水,防止低温天气田间结冰对作物造成冻害,预防渍害发生。

(二)搞好覆盖防冻害。有条件的地方和农户,要在低温来临前,在油菜、蚕豌豆等处于苗期的植株上撒施草木灰或谷壳,或用稻草覆盖,或喷施防冻剂,以提高地温和植株体田间小气候温度,防止冻害发生。

(三)适施苗肥促壮苗。对生长较差的春粮油菜,在低温冰冻天气过后要赶晴好天气,及时追施适量尿素或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促使植株尽快恢复长势,促进大小麦分蘖、油菜花芽分化,形成健壮苗。

(四)中耕除草防草害。在低温天气来临前,抓紧中耕培土,提高地温护根,增强根系活力,减轻低温冰冻对根系的伤害。低温冰冻天气过后,对杂草萌发的田块,要抢晴及时喷施除草剂或人工除草,防止开春后杂草大量发生而影响春粮油菜生长。

二、蔬菜瓜果

(一)固棚加膜保温度。要盖紧盖实大棚膜,防止漏风影响棚膜保温效果,棚内要增盖薄膜,采用三棚四膜保温技术,夜间小拱棚膜外覆盖遮阳网、草帘、无纺布等保温材料,白天注意通风降湿,必要时开启电热线与补光灯增温补光,点蜡烛、燃烟防冻害,确保果蔬作物健壮生长。

(二)清沟排水除渍害。把沟内的杂草、杂物、淤泥等及时清除干净,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排灌两利。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要及时抓紧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降低水位,排除积水,提高土温,减少冷害与渍害的双重影响,促进蔬菜生长。

(三)及时采收减损失。对于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菜等蔬菜做好中耕与锄草工作的同时,覆盖稻草、草木灰或薄膜,防冻保暖。及时采收大白菜、芹菜、花椰菜等一部分可上市蔬菜,避免受冻害带来的损失,以保障蔬菜供应,提高经济效益。

(四)清除残叶促恢复。保持棚区清洁,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减少病源基数。冷空气影响过后,对受冻害作物,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发生及蔓延,并施用适量速效氮肥和磷钾肥,结合除草添加芸苔素等生长素,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县农技中心)

林特业防御雨雪冰冻灾害农业技术措施

一、果树

(一)抢收保产、加盖薄膜。在冻害来临前,尽可能抢收设施越冬栽培柑橘果实;对于仅盖顶膜的设施栽培地块,加盖围膜,有条件的实施双膜覆盖,以减轻冻害影响。

(二)树盘覆盖、保护树体。用石灰水涂白枝干、稻草包裹树干、培土覆盖根颈和遮阳网覆盖树冠等方法来防止果树树体受冻,尤其要注意对红美人等杂柑幼树的保护;采取捆枝束叶的办法,把枇杷幼果包裹在枝叶中间,树冠上盖土工布等材料防止幼果受冻;有条件的可在果树树盘周围1米的直径范围内铺覆地膜以提高土表温度。

(三)浇水保温、熏烟增温。在寒潮来临前树盘浇水保湿,树冠喷水增湿以减少水分蒸发。有霜冻的傍晚,尤其是下半夜至次日凌晨,在果园四周用柴禾、枯枝落叶、杂草、锯木屑等进行熏烟增温,每亩约35堆。

(四)修复薄膜、加固设施。检查柑橘延后栽培、枇杷促早栽培、葡萄三膜栽培的大棚设施,及时修复破损的棚架和覆膜,加固和绑缚大棚,防止因覆膜破损或被风吹开而使嫩芽、果受冻。棚内温度过低时,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人工加温。

(五)适时观察、摇雪减损。如遇大雪,要及时摇落树上积雪,防止积雪压裂、压断枝条;及时清除大棚等设施上的积雪,防止压垮大棚,造成意外损失。

(六)冻后补救,帮助恢复。解冻之后立即在树冠下松土,以保住地热,提高土温;冻后树体易发生病虫害,要及时清除枯枝叶、冻伤枝叶,防治病虫,以保持树体健壮。

二、花卉苗圃

(一)温室大棚管理。做好大棚加固与积雪清除工作,清除棚顶积雪,增加透光,有效防止积雪压坏大棚。对被压塌、有塌陷变形的大棚应立即进行加固和修复,不能修复的要及时转移棚内植物或加盖薄膜、草帘或遮阳网,提高保温效果。做好雪后防冻工作,在各类大棚内应加设大棚内膜,形成内外二层膜保温,有条件的应进行棚内加温。

(二)露地花木管理。雪后应组织人员及时摇去花木上积雪,摇雪时钩牢枝干,先轻轻摇晃,逐渐加重,把叶片上的积雪摇净即可。积雪融化后要加强根部培土,增加地温。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覆盖、束草、烟熏等措施,以减轻冻害。同时,还应做好苗圃四周的清沟排水,降低田间土壤湿度,避免圃地积雪水,预防冻害和渍害同时发生,冻伤根系。

(三)冻后补救措施。一是及时清除苗木上的积雪,对已倒伏的苗木进行扶正、培土,绿化大苗要用木桩进行加固,防止再次出现倒伏。二是对断枝残叶和明显受冻害枯死部分应及时进行修剪清理,以利伤口愈合;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治疗,喷白涂剂预防日灼,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保叶工作;树皮受冻后成块脱离木质部的要用钉子钉住或用草绳将受伤的树皮包住。三是待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四是对三年以上的大苗,补施一次有机肥,以备春季尽快恢复生长。

三、茶叶

(一)覆盖保温。冻害发生前,在茶树蓬面覆盖遮阳网、无纺布、稻草等,做好保温措施。

(二)喷水防冻。即将出现冻害时,使用喷灌设备对茶树蓬面进行喷水,直至白天茶园温度上升。

(三)熏烟防冻。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气温降至2度左右时点火生烟。

(四)风扇防冻。在低温来临前,开启防霜风扇。

(五)茶园铺草。进行茶园行间铺草以提高地温,防止出现冻害或减少冻土层厚度。铺草材料可就地取材,以柴草、秸秆、草皮等铺盖茶地,每亩1500-2000公斤,铺盖厚度以不露土为宜。

(六)冻后补救措施。一是树冠清雪。为防止积雪以及雪后积冰对茶叶的冻害,雪后应及时清除树冠积雪。二是根际培土。待积雪融化后,结合浅耕给茶树培土可以保护根系安全越冬,坡地茶园在茶树下方应多培土。三是整枝修剪。茶树受冻轻的不修剪;对于茶树叶片冻伤焦变的,采用轻修剪;对茶树生产枝冻害焦变的,进行深修剪;对受害较重的,应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四是浅耕施肥。受冻茶树修剪后,待气温回升应进行浅耕施肥,及时补充速效肥料或喷施叶面肥,如硫酸铵、尿素等,并配施一定的磷钾肥,但不宜单施尿素,因为尿素溶化吸热会降低土温。

四、竹林

(一)斩梢摇冰。斩梢摇冰是减轻雪灾的主要应急措施,在雪停后和化雪初期,对弯曲型和搭棚型的竹株,尽快地组织人员进行斩梢摇冰,保留基部的20盘左右枝条后斩梢,然后轻摇竹株或用棍棒敲击竹竿,震落处于融化状态的部分冰雪,保全竹株,同时斩梢摇冰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二)竹林清理。受害竹株的清理应根据受害竹林状况、受害竹株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翻蔸型、破蔑型和折断型。对翻蔸型竹株,实行蔸部锯断,回土填坑,竹材出林。对破篾型和折断型竹株,实行蔸部砍断,竹材出林。

(三)竹材利用。采伐的雪压竹株因竹材年龄、完整程度的差异应分别利用,三年生以上的翻蔸竹和折断竹,可用作地板、竹筷、竹炭等加工原料;三年生以上的破篾竹,可破篾编织帘席以及烧竹炭、生产模板等。

(四)竹林恢复。采用竹林培育、施肥、留笋养竹是灾后竹林恢复林相和生产力的根本措施,通过在梅季前进行竹林深翻培育、施用鞭肥,留养健壮的新竹,促进竹林恢复。(县林特中心)

畜牧业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技术措施

一、做好畜禽舍防寒保暖工作

当寒潮来袭,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发生时,养殖业主应当在保持畜禽舍正常通风的前提下,增加热风炉或搭建保温棚,做好舍内的防寒保暖工作,在使用加温设备时要特别注意防范火灾隐患。使用垫料的畜禽舍应加厚垫料,保持舍内干燥温暖,防止畜禽因冷应激引起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放养的禽畜(如羊、禽等),在天气寒冷时要及时回舍、回栏,减少放养时长,尤其要加强幼畜雏禽的入舍加温保暖防寒工作。

二、加强简易畜禽场舍的巡查工作

做好畜禽舍加固、检修维护工作,防止冷空气引起畜禽舍内温度大幅度变化。寒流期间,迎风面门、窗应尽量做好封闭遮挡防护;对因极寒冷天气造成损坏的圈舍要及时进行维修,防止圈舍坍塌造成畜禽伤亡。同时,要对供电系统检修维护,确保电力正常供应和安全使用,从而保持舍温相对稳定。

三、调整各种饲养管理措施

降温天气前后,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充足供应,做到合理投喂,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调整好各项饲养管理措施,在日粮的配制上,要适当增加玉米、油脂等能量饲料的比例,以增强畜禽的防寒能力,并适当增加饲喂量。必要时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帮助畜禽尽快适应寒冷天气环境。

四、加强动物疫病防疫和清洁消毒工作

寒冷季节是多种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时期,特别是仔猪冬季腹泻发生率会因为气温骤降而急剧升高。养殖业主要重视畜禽疫病的预防,做好圈舍的清洁及消毒工作,落实各种防疫措施,按照免疫程序主动做好免疫接种。同时,加强对养殖畜禽健康状况的日常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县畜牧兽医总站。(县畜牧兽医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