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气象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象山县气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气象局和象山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以提高气象事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加强创新驱动,努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象山加快建设“两强两美”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提供了优质气象保障,为宁波当好新时代全面展示优越性“重要窗口”模范生贡献了气象力量。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成效

(一)扎实开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汛期气象服务圆满完成

今年以来共发布气象信息内参76期、重要天气报告4期、为农服务材料40期、各类气象服务专报144期、短信168条次、预警信号67次、微信321条、微博1038条。2020年,象山出现了寒潮、强对流、大雾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在服务中坚持做到主动预警,及时预报,服务效果显著。特别是受强寒潮影响,2月14~16日象山出现了明显的降温、降水和沿海大风天气过程,局部山区出现积雪,在此期间共制作和发布各类气象信息内参3期、2020春运天气专报4期和疫情防控专题气象服务4期,发送服务短信5条,共计4万人次。服务及时,效果明显,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台汛期主要受“黑格比”和“美莎克”两个台风影响,台风影响期间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6次,发布台风类气象信息内参16期,短信18条次,共计9万人次。

(二)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为农服务积极主动

按时完成农用天气预报及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农气月报及季度气候影响评价。充分利用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将为农服务材料发送给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气象服务站,并将相应的决策短信发送给种养殖大户,指导他们科学安排农业生产。实地走访墙头镇沈山岙村蓝尚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了解对接养殖大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汛期继续开展海水盐度预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预报结果,为海水养殖用户提供便捷。年内共发送手机短信近150条次,达75万人次。此外如遇特殊天气,通过电话告知有眼病的种粮大户陈增杰,使他能及时了解天气,安排农业生产。

(三)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观测手段更加智能

推进亚帆赛气象服务前期筹备工作,完成亚帆中心自动气象站建设选址及基础件安装,《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象山赛区气象服务保障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根据全国地面气象观测改革部署,自2020年4月1日起,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正式业务运行,并完成业务升级、三温三雨切换及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安装等工作。在石浦渔港附近加密自动气象站布局,在鹤浦水上客运中心码头新建一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石鹤汽渡),并实现气象数据共享。新建4个区域自动站。

(四)深化部门联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

深化与农林部门合作,建立会商机制,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除常规的电视、电台、手机短信、声讯电话、微信和微博等产品外,借助农林局的信息发布渠道,向全县3万个农民信箱手机用户免费发送服务短信。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提醒。加强抗旱联合会商。10月12日,局主要负责人在全县城镇供水抗旱会商会上专题汇报今年以来天气及后期天气趋势预测。县防指决定自2020年10月15日9时起,启动城乡供水抗旱Ⅳ级应急响应。11月10日,局主要负责人再次参加旱情会商会,专题汇报天气形势和人影作业条件分析。与县科协联合举办“象山5·12防灾减灾日挑战答题”网上知识有奖答题活动,近400人次参与答题挑战。加强海洋气象科普,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渔民日常培训,9月22日,派员为县第91期船员实践操作培训班授课。

(五)坚持创新驱动,科研业务与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县科技计划项目《象山县海浪预报技术研究》在县科技局立项。完成《钓鱼气象指数预报》项目,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钓鱼气象指数预报产品。以象山县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渔村为试点,联合县旅游发展中心发布日出观赏气象服务指引。加强人才交流学习,安排多名业务人员赴宁波市气象台、宁海县气象局进行交流学习,多次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市气象局组织的学术报告会及业务知识培训。

(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气象社会管理抓出实效

进一步深化开放式治理改革,执行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证照分离”,精简审批材料,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办事“零”跑腿。创新服务方式,推广气象保险理赔改革,实现气象信息共享。开展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制定年度防雷安全执法检查计划,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频次,对县域内防雷重点企业防雷执法检查做到全覆盖,掌上执法激活率100%、监管事项覆盖率100%、执法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年内完成易燃易爆企业防雷安全执法检查93次,与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10家。

(七)注重以人为本,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强化防控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联防责任。及时制定《象山县气象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钉钉工作会议,传达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负责人坚持到岗指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密切关注职工健康,做好人员隔离工作。时刻关注有关疫情文件,做好宣传传导工作。加强后勤保障,及时申领和采购口罩、温度计和消毒药水等防疫物资,办公区域实行每日全面消毒。加强值班值守。要求除带班领导、疫情防控、应急值班和公文处理等必须到位外,其他人员一律按要求居家办公,降低人员聚集。多名干部主动参与所在社区(村)、小区卡口一线防疫志愿者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八)坚持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强化

强化思想建设。积极落实“周二夜学”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把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强化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推行党务公开,加强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上党课、观看廉政警示视频等方式,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强化干部“服务、为民、务实、清廉”的从政观念,树立廉洁从政良好风气。强化党建文化建设。探索创建“塔山晨曦”党建品牌。推动四大服务团队、365气象党建工作法则、听说读写+N主题党日和3+2结对共建等组织制度建设,真正让党建和业务得到融合。加强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打造服务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党员到所在社区服务群众、进村入企走访、联系结对帮扶和“两进两捡”等活动,深化党建带群建,推动群团共发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弱”结对服务活动,与市级文明单位结对村洋里村建立支部联系点,定期开展调研活动,走访晓塘乡开展结对慰问活动。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气象保障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坚持疫情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坚持气象服务常态化与应急状态相呼应,扎实抓好疫情防控与气象服务工作,尤其是要根据天气气候特点,及时调整服务重点,同时深化部门联动合作,推进交通、农业等气象服务,确保“六稳”“六保”落实落地。

(二)继续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做好全年各类重大活动及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全县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工作。重点做好冬春连旱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纳入网格员管理工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村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气象灾害普查工作。

(三)利用亚帆赛筹备优势,大力推进“十四五”气象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2022年亚运会帆船(帆板)比赛气象服务保障筹备工作。按照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新建七要素地面区域自动气象站、激光能见度仪、七要素灯塔自动气象站和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赛事周边区域自动气象站,布设高清视频人工智能观测设备。建设亚运象山赛区智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及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订正系统,继续优化站网布局,升级现有基础通信设施及网络。结合亚帆赛气象服务及县科技计划项目《象山县海浪预报技术研究》,探索开展海浪预报技术研究。

(四)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强化“三农”服务,增加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效供给。丰富服务产品,加强优势农产品和水产养殖气象专题服务,探索“红美人”柑橘气候品质认证。继续做好农气服务及气象指数保险服务,探索农业指数保险与农旅服务相结合。继续推进标准化人影基地和试验场建设,探索人影工作新模式。

(五)深化部门共建共享,推进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按照宁波海洋经济建设示范区建设要求,结合智慧渔港战略,提升海洋气象服务水平。加强航线预报服务,优化布局沿海大风、雾、降水、气温和湿度等要素观测。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开展海洋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研究,开展海雾、沿海大风机理分析研究,丰富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用好靶向预警短信发布平台,及时发布针对松兰山景区的靶向预警短信。探索利用微信朋友圈内置广告等方式加强台汛期预报预警服务及台风科普宣传工作。

(六)深化气象改革,调整优化预算结构。继续深化各类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象山县雷电易发区划及防范等级应用,按照雷电易发区划,对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建区特色小镇等平台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办事环节。创新防雷监管模式,推进监管体系标准化、监管流程规范化,加强防雷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和防雷中介领域的信用监管,对县域内防雷重点企业防雷执法检查做到全覆盖。调整优化财政收支预算结构,统筹抓好科学管理工作。

(七)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提升。用好“塔山晨曦”党建品牌,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