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介发布2020年象山县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各镇(乡)、街道农办,有关企业、种养大户:

为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发挥科技成果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我县以绿色节本和质量安全为导向,组织遴选2020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具体见附件),其中种植业主导品种56个、主推技术7项;林特业主导品种19个、主推技术3项;畜牧业主导品种14个、主推技术5项,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加强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有效引导广大农民应用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为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出贡献。

 

附件:1.2020年象山县种植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2.2020年象山县林特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3.2020年象山县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2日

 

 

 

 

 

 

 

 

 

 

 

 

 

 

 

 

 

 

 

附件1  

 

2020年象山县种植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56个)

(一)粮食作物(23个)

1.水稻:甬籼69、甬籼409、秀水134、秀水14、绍糯9714、甬优12、甬优15、甬优17、甬优9号、甬优1540、甬优7860、甬优7850。

2.玉米:苏玉糯2号、京科糯2000、浙凤糯3号。

3.小麦:扬麦19、扬麦24。

4.豆类:毛豆3号(75-3)、浙农6号、浙农3号、辽鲜。

5.马铃薯:中薯3号、东农303。

(二)经济作物(33个)

1.油菜:浙油50、浙大630。

2.西瓜:早佳、提味、西农8号、甬蜜2号。

3.甜瓜:甬甜5号、东方蜜、西州蜜、黄皮9818。

4.草莓:红颊、章姬、越心。

5.番茄:浙杂503、浙粉706、浙樱粉1号、钱塘旭日。

6.甘蓝:绿宝石、旺旺、紫阳。

7.西兰花:申绿、绿雄90。

8.花椰菜:瑞雪2号、东方明珠50天、庆农65、瑞雪特大80天、瑞雪90、庆农85。

9.茄子:引茄1号、浙茄1号。

10.小白菜:夏尊、早熟5号、上海青。

二、主推技术(7项)

(一)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选用主导品种,应用稀播壮秧、合理稀植、合理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等集成技术,实现水稻高产目的。利用超级稻分蘖力强和灌浆期长的特点,采用“前稳、中控、后补”和“氮肥后移”的原则,适当提高穗肥比例,提倡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亩总用氮量12~13公斤,特别注意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控。

(二)油菜全产业链综合开发集成技术:选择适宜的茬口,选用高含油量的优质品种,采用免耕直播及全程机械化技术,运用创意农业理念,打造美丽田园景观,促进农旅结合,充分拓展油菜生产的生态、生活功能,让油菜各个生长阶段、各个部分充分利用起来。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推广应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为主,同时通过构建秸秆收集贮运体系,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包括固化成型燃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和工业原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最终达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四)“水稻+”高效生产技术模式:采用粮经结合种植(养)模式,创新创优农作制度,配套应用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生态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使每亩土地年产值超过1千斤粮食和1万元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水旱轮作模式,应用早稻与甘蓝类蔬菜轮作、晚稻与大棚茄果类蔬菜轮作、早稻与芹菜轮作、早稻与草莓轮作等多种模式;种养结合生态高效模式,充分利用水稻田、茭白田等水域空间养殖水产,种植蔬菜、瓜果或水稻,应用茭鳖套养、稻鳖(鳅)套养、稻蟹套养、藕鳅混养等多种模式。

(五)瓜菜轻简化栽培技术:一种作业工序简单、投入较少的省时、省工、节本、高效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高抗优良品种、穴盘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合理稀植、肥水一体、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等技术措施。

(六)农田地力提升综合技术:针对限制农田地力的障碍因子,在取样检测的基础上,实时掌控土壤养分动态,坚持“因缺补缺、科学培肥”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商品有机肥施用、秸秆快腐还田、绿肥种植翻压、测土配方施肥、冬季深耕翻耕等土壤培肥关键技术,配套合理的耕作制度,综合提升农田地力。根据农田的不同地力水平,一般亩用有机无机复混肥80~100公斤或纯有机肥200~250公斤,并对土壤地力进行定位、动态、长期和有效监测,通过连续的地力培育,建成旱涝保收、具有吨粮生产能力的一等标准农田。

(七)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农业措施、物理诱杀、保护利用天敌、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方法科学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一是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合理布局,嫁接防病,水旱轮作,合理间(混)作和套种,适期播种,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适时中耕除草;二是应用杀虫灯、性诱剂、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防虫网隔离,黑膜除草,高温闷棚;三是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蜘蛛等害虫天敌,利用Bt、多抗霉素、武夷霉素等微生物农药治虫防病;四是采用精准施药技术适期、适量、对症用药,减少防治频率,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采用新型施药器械,减少用药量,实施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保障农产品安全。

 

 

附件2

 

2020年象山县林特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19个)

1.柑橘:红美人、大分、春香。

2.杨梅:安海王子、乌紫杨梅。

3.枇杷:白沙。

4.桃:圆梦、湖景蜜露、东溪小仙。

5.梨:翠玉、翠冠。

6.葡萄:阳光玫瑰、夏黑、红地球。

7.茶叶:乌牛早、尖叶乌牛早、中茶108、迎霜、白叶一号。

二、主推技术(3项)

(一)红美人柑橘设施栽培技术:1.园地选择。选择开阔的平地或者平缓的向阳坡地,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以海涂地或粘性黄壤土为宜。2.大棚搭建。宜选择全钢架连栋大棚,立杆采用热镀锌方管加水泥支柱,水平杆采用热镀锌32毫米口径钢管,棚顶采用25毫米热镀锌钢管。大棚顶高4.2~4.5米为宜,肩高2.5~3.0米为宜,棚顶膜需与树冠顶部间距不少于1米。3.盖膜。顶膜覆盖时间选择在10月上旬~11月上旬,侧面使用防虫网;侧膜覆盖时间宜在12月上中旬初霜来临前。盖膜前若土壤较干燥需浇一次覆膜水。4.栽植与高接管理。栽植时间以3月上旬~4月中旬为宜,每亩栽植80株~110株,高接中间砧宜选择树势强健、树龄15年以下的植株,高接时间以3月中旬~4月下旬为宜,每株根据中间砧树体大小高接5~20个芽,需保留40%以上的辅养枝,新梢转绿后需进行绑枝,以防折断。5.温度调控。柑橘设施栽培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当高于35℃度时需通风。若遇0℃以下低温,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棚内温度。6.水份管理。设施栽培在生长期需保持充足水分,成熟期覆膜前如果土壤干旱应浇一次大水,覆膜后尽量控水,土壤特别干旱时浇小水。如遇阶段性干旱,应根据旱情做好抗旱工作,采果后及越冬前浇一次水。

(二)柑橘高品质栽培技术:适用品种主要包括大分、春香、宫川等。1.可选择坡向面南、日照时间长,土层中厚,排水性良好的丘陵缓坡地,橘园应选择树势略强或中庸的成龄橘园。2.完熟栽培比普通采收期延后15~30天,分批采收,完熟一批采收一批。3.春肥看树施,树势强的少施,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忌偏施氮肥;重施夏肥,不施秋肥,以满足树体营养需求,减轻次年少花;在3月上旬进行深翻改土,伏旱和采后保障灌溉,有利于增强抗寒。4.以疏删为主,轻剪,多留较弱的侧枝。疏果可比常规栽培的轻些。少花树抹除结果母枝中上部的春梢,以提高座果率,花量正常的桔树,在春梢长3~5厘米时,每枝预留3~5个中庸的枝梢,去强留弱。5.柑橘完熟栽培中重视对柑橘疮痂病、溃疡病、黑斑病、黑点病、煤烟病、蚧类等的防治;冬季忌喷机油乳剂,以防诱发落叶。

(三)茶园绿色防控基准化技术:导入色板诱集、性诱剂诱杀、农药减量替代、天敌保护与利用及适时修剪等技术,实现对茶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1.色板诱集。采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叶面害虫,控制田间虫量。诱集假眼小绿叶蝉等叶面害虫,每亩黄板数量为20块,平均20天换一次。2.性诱剂诱杀。投放茶尺蠖性诱剂诱杀茶尺蠖成虫,每亩投放3只,每10天更换一次诱板,2个月更换一次诱芯。3.主要病虫害田间数量预测。采用黄板诱集、茶园放置性诱剂实时监测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虫害的发生动态,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茶树病虫害防治适期,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4.农药减量替代。以苦参碱、鱼藤酮等非化学类农药逐步替代化学类农药等,茶园年化学农药喷药次数从6~7次降为1~2次。5.适时采摘和修剪。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采用深修剪、重修剪等技术措施,减轻毒蛾类、蚧类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越冬基数。6.“害虫—天敌”生态群落构建与保护。保护茶园天敌种群,完善天敌群落结构,实现对茶树病虫害的控制。

 



附件3

 

2020年象山县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14个)

1.鹅:浙东白鹅。

2.蛋鸭:绍兴麻鸭、绍兴麻鸭镇海青壳系。

3.鸡:帕克、海兰、罗曼、仙居鸡、优质三黄鸡。

4.生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

5.兔:镇海巨型长毛兔、高产獭兔。

6.山羊:本地白山羊。

二、主推技术(5项)

(一)浙东白鹅反季节繁殖技术:为解决浙东白鹅的季节性繁殖问题,通过建造良好的种鹅舍并利用特定的光照程序和温控技术调节浙东白鹅的繁殖季节,使种鹅在非繁殖季节能够正常产蛋繁殖, 让市场上苗鹅、肉鹅全年供应。主要技术要点为:1.光照控制。1月份开始控制光照,75天采用强光照,光照时长维持在18-20小时/天,促进浙东白鹅换羽,3月中旬开始逐步恢复自然光照,4月份以后采用短光照,光照时长控制在11小时/天,为产蛋做准备。2.温度调控。夏季外界温度较高,将浙东白鹅乔迁到室内,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30℃以内,通过遮光处理,使光照时长控制在11小时/天,5-10份浙东白鹅正常产蛋,记录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

(二)母猪高产技术:饲养高繁殖力的猪种,猪场可根据生产目的选择,采用杜长大或杜大长等主流杂交模式生产商品猪。如果猪场目的是生产中高端猪肉产品,可考虑地方品种,以内二元或内三元的杂交方式生产商品猪,亦可达到较好的繁殖水平。1.优化母猪群体胎次结构。母猪2~6 胎产仔数较高,7胎以后的繁殖性能开始下降。较合理的胎次结构为1 胎占15~18%,2 胎占14~16%,3 胎占13~15%,4 胎占12~14%,5胎占12~13%,6 胎占11~14%,7 胎以上占10~20%。2.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后备母猪要适时配种,外来品种适宜初配时间220~230日龄,体重达到130公斤以上,性成熟的第2或第3个发情期。做好发情鉴定,把握好配种时机,对母猪定位栏模式的可采用2头试情公猪复合试情,提高精准度。开展妊娠检查,尽早发现未孕母猪,及时做好补配。有条件的猪场应配备妊娠诊断仪,妊娠18~20天可基本确定怀孕与否。减少母猪流产,加强胚胎死亡三个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即受精后9~13天、妊娠后约21天和妊娠后期60~70天。保持安静,防止拥挤、跌倒。3.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加强公猪精液质量检查,每次配种前要进行精液检查,精子活率<0.6的精液不能使用,母猪一次输精头份应含有效精子数20~30亿个。

(三)臭氧消毒减臭技术:通过在圈舍内安装除臭设备可以有效减少舍内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改善舍内养殖环境。根据畜禽圈舍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臭氧发生器,主机安装于圈舍外墙,高度距离地面约2米,圈舍内铺设管道,并在管道上打孔便于输送产生的臭氧,根据距离主机远近设置适宜孔间距及孔径,按照运行30~50分钟、停歇2小时设置主机工作频率。

(四)活氧水除臭技术:活氧水可促进畜禽机体新陈代谢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机体抵抗力,减少肠道内臭源物质的产生,同时,活氧水具有渗透力强,溶解性好,去污力强的优点,以活氧水冲洗栏舍、用具或水禽戏水可起到良好的除臭效果,从而达到养殖场全面除臭。主要操作技术为:活氧水处理设备入水口所需水压为0.3-0.4MPa,正常的自来水管道可直接接入处理设备,如使用深井水,需使用相应水压的提升泵。设备日处理水量最高100吨,可基本满足万头猪场的用水需求,各畜禽品种根据用水量安装所需设备。为应对用水高峰或枯水期供水不足,可建造蓄水量150-200吨的蓄水池蓄水备用。

(五)白鹅疫病防治技术:1.孵化阶段对种蛋进行消毒。每立方米用15克高锰酸钾、30毫升甲醛(40%)溶液在20~24℃温度和75~8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在密闭的条件下熏蒸20~30分钟。2.育雏阶段的进雏前场地消毒。采用网上平养模式,减少雏鹅与粪便的接触;使用保温灯和温度计,通过调节保温灯高度,使雏鹅舍网面附近温度达到28-30℃;在雏鹅饮水中适当添加中成药或者抗生素,未获得小鹅瘟母源抗体的雏鹅应在出壳后三天内及时注射抗小鹅瘟血清。3.育肥和育种阶段做好禽流感免疫。肉鹅7~12日龄首免禽流感疫苗,35~40日龄第二次接种禽流感疫苗;后备种鹅100~12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禽流感疫苗,之后每间隔四个月免疫一次禽流感疫苗;种鹅开产前1个月接种禽霍乱、新城疫等疫苗,之后每年休蛋期免疫一次禽霍乱和新城疫疫苗;饲料中定期合理添加抗生素、驱虫药物预防大肠杆菌等细菌病、绦虫等寄生虫病,保证种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