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1825/2021-124326
工作进展
2021-10-08
县教育局
主动公开
“双减”政策发布后,象山县教育局积极落实上级政策,按照文件要求将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视为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检验“三为”专题实践活动的试金石,精心谋划,全力推进。目前,我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增添更多课外体验,减轻学生课内和课外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每天4:10分,在悦动的音乐声中,实验小学51个班级的孩子们鱼贯而出,纷纷赶往各自的运动场,开始课后托管课程。一时间,校园里沸腾起来:彩绳彩圈上下飞舞;篮球皮球左右蹦跳;男生女生呐喊声声……孩子们欢快地运动着。4:45分,孩子们有序回到教室,开始专心学习。实小课后托管课程紧凑又不失温馨、美好.。
丹城六小每周开设四天课后托管服务和周五课后拓展服务的“4+1”一周托管模式,聚力教师专业特长,积极开设器乐类、棋类、书画类、编程类、体育类等彰显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发展的拓展性课程。
丹城二小精心设计课后托管实施方案,坚持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开设了器乐、乒乓、儿童画等25个课后托管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全面做好课后服务。
丹城三小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实行“5+2”制度。下午3点35分是丹城三小的放学时间,与以往不同,在这个刚刚开始的新学期,大部分同学都留了下来,自愿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三个阶段的服务:第一阶段师生共同活动锻炼,第二阶段教师一对一辅导作业,第三阶段学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晓塘小学除特殊情况的学生外,均参加了课后托管服务。孩子们在校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老师们也及时、耐心地答疑解惑。此外,该校将每周二下午的托管时间定为拓展课,孩子们根据爱好,自由选择课程,体验充实又快乐的课后校园生活。
汉章小学课后服务方案以1+1交叉的活动模式进行:即每个年级每周固定开展四至五个兴趣拓展课程,每班一周一项兴趣拓展课程。阅读、控笔练字、画画、篮球在一二年级内固定开展;阅读、写字、棋类、篮球、思维训练在三四五六年级内固定开展。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金星学校实行“基础性+拓展性”的“1+X”放学后托管服务模式,努力探索让学生在课外参加舞蹈、绘画、汉字棋、体育锻炼等综合性体验活动,让学生增长见识,增强体质,进而提高综合素养。
培智学校针对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家长的托管需求,将生活能力训练与缤纷活动相结合,开设生活自理、职业技能训练、快乐节拍、巧手天地、益智棋类等10余种课程,为特殊学生提供个性化托管,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墙头学校采用课后托管服务+晚自习相结合的方式。小学部开展各类特色培训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部开展晚自习,学校实施分时错峰放学,课后服务由语、数、英、科、社学科教师负责管理,以完成作业为主,对作业困难的进行解疑答惑,对学有余力的进行拓展性辅导。
贤庠学校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5+2”课后托管服务。坚持作业管理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采取“1+1”托管服务模式。学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精心设置了阅读、体艺、科技、益智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为每位学生搭建优质发展的平台,挖掘潜力,发展特长。
林海学校小学部开设了钻石贴画、数字游戏、绘本阅读、故事表演等拓展课,让学生动手动脑,愉悦身心。初中部则在夜自修之前安排了一节户外拓展课,学生有秩序地按照固定跑道跑6圈后,分班级、分场地进行跳绳、篮球等素质项目,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东陈中学开展晚自习(课后)服务活动。按自愿原则先后签发告家长书,之后启动夜自修服务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各年段组织的晚读、小组活动、疑难问题解惑、体育锻炼等等,既保证了学生课后两小时的“作业在校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努力为学校、学生、家长“三赢”创设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