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商务局2020年主要工作和2021年工作思路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为指导, 紧紧围绕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市这一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奋力进取,全县商贸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8.9亿元,同比增长0.7%,位列全市第5;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8.5%,排名全市第4。总体呈稳步增长,总量持续扩大的发展态势。

(一)共克时艰抗疫情

一是全力抓防控。出台局防控工作方案,利用线上微信、电话以及线下实地排查等方式对3785户商贸经营户开展三轮地毯式大排查,发现来自重点地区人员186人,均“一人一档”登记在册。二是全力抓保供。指导商贸流通企业落实民生必需品库存储备,加强市场行情预警监测,建立市场动态管理、主动应急预警、生活物资供应情况日报告等机制。服务民生物资配送流通,发放生活物资配送车辆固定通行证311张、临时通行证1600余张,卡口通行平均提速85%以上。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补助35家基地2019年度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145万元。三是全力抓复工。出台《商贸服务业疫情防控复工实施细则》《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商贸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兑现政策资金30.47万元,协调信用联社为50家商贸企业和27户经营户分别予以3433万元、1739万元贷款减免3个月利息优惠政策。落实房租、摊位费减免等政策,惠及企业、经营户3000余家。

(二)多点发力促消费

一是搭建消费平台。修改完善新一轮商贸政策,形成《关于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完成《象山县商业网点规划(2020—2035)》编制评审稿,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奠定基础。以规划为引领,大力推进万达广场、黄金海岸大酒店改造提升等全县42个商贸项目建设进度,其中万达广场大商业项目于12月3日开业。出台《象山县消费专班工作方案》,召开工作例会,研究促消费举措。二是活跃消费市场。开展购物节、海鲜美食节等促消费系列活动,组织县内各大商家开展多形式促销活动,支持行业协会举办家装节、家具博览会、汽车展等联合抱团促销活动,有力促进消费回暖,其中“2020春来象山”活动带动消费1.5亿元。三是刺激餐饮消费。开展海鲜餐饮品牌宣传,拍摄完成春季、夏季十六碗短视频并推广,启动“夏季十六碗”品鉴活动,创新举办第十八届海鲜美食节,确定一批象山海鲜美食体验店,开展创新菜烹饪大赛、百店带鱼宴品鉴等活动,进一步挖掘餐饮消费潜力。

(三)突出亮点推电商

一是抓转型升级。扶持铭品商贸依托原有商贸企业产品、配送等优势,结合社区团购,积极发展“网上菜场”,目前已在象山60个小区布点。探索线上直播,象山渔老大、陈鲜生等海鲜淘宝卖家纷纷试水直播,月均开展直播150余场次,月均销售海鲜产品1000余万;象山永万红美人、徐鲜生等农渔业企业也转型视频营销,粉丝逾10万。与饷店集团展开战略合作,排摸象山农渔业等74家传统企业产品资源情况,协助象山产品入驻爱库存平台,实现“线下转线上”转型升级。二是抓活动培训。1-12月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6.985亿元,同比增加16.6%。推动线上直播、短视频、社群营销等各类电商培训14场、活动16场,培训电商人才937人次,开展大型电商直播活动4场,涉及的行业有商业综合体、民宿、种养殖、针织。三是抓载体建设。加强电商园区管理,1-12月份新引进电商企业37家入驻电商园区,孵化电商企业22家,实现园区网络零售额约3亿元。有序推进乡镇电商孵化园培育,爵溪互联网+时尚针织小镇项目面积约18000平方米,即将投入运营。石浦水产品电商市场一期项目用地面积约30.13亩,建筑面积6412.4平方米,计容面积9014.2平方米,配套超低温冷库等冷链仓库,配套车位113个,目前已基本建成。同时依托象山影视城明星和剧组资源,建成全国首个星素结合电商直播基地。

(四)夯实基础谋发展

一是建立组织框架。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明确乡镇街道工作办公室以及分管领导、联络员,确保体制机制运行畅通。开展机构改革,协助成立商贸集团,推进市场中心资产及编制、外经外贸职能及编制等各项划转工作。二是推进安全生产。成立商贸行业专委会,编制商贸流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手册,开展破解难题安全整治、消控室整治、涌金广场燃气使用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11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4次,出动人员198人次,整改隐患258处。三是规范行业管理。做好预付卡商业纠纷调解工作,接收处理预付卡等纠纷投诉380余起。切实抓好典当、成品油、再生资源等重点行业监管工作,启动7家加油站(综合功能服务站)建设,其中3家已建成运营。推进“搭把手”智慧绿色分类回收体系建设,建成县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文明创建、平安综治、一打三整治、垃圾分类、全域旅游、反恐、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四是开展对口帮扶。扎实做好商务领域东西部、山海协作等对口帮扶工作,目前共帮助对口帮扶地区销售农特产品7757万元,带动4573位贫困户增收,其中帮助龙井市17家带贫企业实现助销额5511万,助销额列延边州第1,带动3466位贫困户增收;帮助敦化市14家带贫企业实现助销额2246万元,带动1321位贫困户增收。

(五)党建引领提效能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坚持周二夜学,开展“不负韶华攻坚担当”及宁波当好浙江“重要窗口”模范生大讨论、中层及青年干部轮讲学、“双随机一通报”等活动,共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夜学29次,中层干部领学6次,主题党日活动18次。二是深化作风转变。切实提升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服务”,努力帮助解决群众、商贸企业、联系村的困难和问题。引领在职党员扶贫帮困,成功认领结对村、社区微心愿8个,进社区志愿服务4次,进结对村调研1次,进一步增强党员志愿服务意识。全年共调处解决资产纠纷矛盾12个,涉及利益人员近80人,完成棚改征收任务,全年共完成征收房屋8处,按时交结率达100%,收回棚改征收资金2900余万元。三是深化日常管理。开展党员干部赌博、违规用地、违规集体占股及分红等自查。围绕政治生活、贯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工作纪律、选人用人、企业和组织社会兼职规范情况及因私出国(境)管理情况等方面检查,作出严重警告1名。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规划引领,力促商贸体系完善

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新一轮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加快推进南铂酒店、红星美凯龙等全县新建、在建27个商贸项目建设进度,通过一批项目建设,优化城乡商贸格局。动建石材市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筹建木材市场、钢材市场和花鸟、旧货、粮油等生活性综合市场,促进专业市场加快集聚;推进二手车市场、定损理赔中心项目进度,促进汽车广场提升发展。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积极主动对接商贸项目意向投资主体,对能带动我县优势产业整体发展的项目,加快招引落地。同时对文仕广场、东方商厦、财富广场等10处闲置率较高的商业商务设施,会同招商部门开展多形式项目业态招商推介,努力盘活闲置商业。加快推进青草巷特色街区品牌招商,着力打造青草巷为集历史展示、文化创意、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的商旅文一体的街区。

(二)强化政策杠杆,力促消费市场复苏

一是组织促消费活动。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整合各类资源,支持举办汽车展销、家装促销、海鲜美食节等各类节庆活动,支持商家打造更多的主题丰富、各具特色的线下消费载体,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挖掘居民消费潜力。继续实施2020-2021夜间经济发展行动,围绕夜间购物、夜间美食等六大消费领域,创建一批市、县级夜市街区和品牌夜市活动,逐渐形成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二是推进餐饮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石浦海鲜餐饮排档集聚区建设,提升海鲜餐饮消费环境。培育壮大“象山海鲜”餐饮品牌,加大象山特色菜、创新菜的挖掘力度,继续推出一批象山海鲜美食体验店,联动旅游推广,吸引县外游客来象消费。加大海鲜餐饮宣传,创新举办海鲜美食节活动,做深海鲜餐饮文章,加强四季“象山十六碗”菜品应用消费,支持协会通过指导、培训、授权餐饮企业定点推广。完善“象山味道”公众号运营及加大美食地图推广,切实打造成为象山海鲜餐饮文化宣传的新载体。三是加快商旅文融合。大力推进“商贸+旅游”,助推各类主题景区和度假区商业项目建设,完善景区商业内涵。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用足用好现有旅游、商贸政策,依托象山丰富的农渔资源和传统渔文化、非遗文化,培育发展一批优质农业伴手礼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工艺品。

(三)强化开拓创新,力促外经贸稳步发展

一是做好内联外拓。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推介和组织相关线上展会,筛选符合我县产业特征的线上国际性展会,鼓励企业应参尽参,拓展国际市场;加大不同行业企业参加对应国内展会的组织力度,适时调整展会补贴政策,侧重补贴有实际参展效果的展会,助力企业拓展内销市场。二是发展跨境电商。建立“象山县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优秀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跨境电商集群发展更好地带动我县外贸出口的有效提升。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重点外经贸企业专项服务制度,加强外经贸企业风险防范,重点加强对美国、巴西、印度和非洲等疫情严重国家的出口保险。进一步完善“象山县走出去及出口风险预警信息平台”,为华翔、申菱、澳翔、诗兰姆、盛和等重点境外投资外经企业提供及时风险预警,帮助企业更好规避相关风险。同时引导和鼓励外经贸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状况,开展外币贷款、信保融资等多种途径的融资方式。

(四)强化服务保障,力促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做精行业管理文章。形成成品油“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加油站(综合供能服务站)规划建设,为我县亚运会项目做好油品保障。以“搭把手”为主要载体,推进全县智慧回收大数据体系建设和城区智慧回收网点建设,提高网点覆盖率,完善城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商务领域行业管理改革,探索商贸行业社会化管理模式试点,构建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协会参与的社会化行业管理体系。全力加强安全生产,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消控室值班人员培训演练,鼓励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推进餐饮反对浪费、商贸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等专项整治,规范提升行业秩序。二是做强产业电商文章。依托爵溪针织电商小镇、石浦水产品电商园等乡镇电商孵化园载体,加强与“饷店”、“抖音”等新型电商平台合作,鼓励和引导传统工业、商贸、农业企业入驻阿里巴巴、京东等各大专业电商平台,开展线上枇杷节、开渔节、海鲜节等营销活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和活动交流力度,组织开展各类电商培训,推广“直播”销售、“云逛街”等营销新模式,推动针织、海鲜农产品、“网上菜场+社区直配”等产业电商发展,推动我县传统产业触网转型升级。三是做实民生保障文章。全面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切实推动我县“菜篮子”工程顺利实施。建立“菜篮子”主要产品市场供给监测预警体系、动态储备机制等。根据我县“菜篮子”产品生产消费实际情况,确定“菜篮子”产品储备品种(含蔬菜和肉类)和储备量,保障“菜篮子”主要产品均衡供给,实现储菜于地、存菜于园。

(五)强化作风转变,力促队伍形象提升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干部职工廉政思想状况的分析研判,全面实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三书两报告”、正风肃纪检查等工作,结合廉政谈话、廉政教育活动,对廉洁自律、作风建设和履行“一岗双责”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防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出现形式化、简单化的不良倾向。二是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商贸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小型工程招投标、公务接待、公务考察、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方面的日常监管,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加强沟通协调,认真抓好预付卡等来件来访、民生回应、网络舆情的查办工作,促进全系统和谐稳定。三是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组织开展平安商(市)场等系列载体活动,加强商市场管理人员、经营户教育引导,强化企业管理者、服务(营业)员学习培训,切实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开展家政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回炉”培训,建立完善家政企业和服务人员信用档案,推进家政“一证一码”、“持证上门”,逐步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象山县商务局

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