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576068/2022-143130
城市综合执法
2022-01-06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主动公开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今年,我中心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新时代环卫精神,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工程建设方面
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于2020年12月29日进垃圾,两台焚烧炉分别于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1日点火试运行,试运行以来设备运行稳定,已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调试,大气污染物排放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均达到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规定要求,并实现烟气自动监测数据与市环保平台联网。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同时,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了第三方专业监管机构入驻厂区开展24小时驻厂监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化循环改造项目已完成填埋场整治封场、调节池(5.8万立方米库容)和应急填埋区建设(150万立方米库容,含30万立方米的飞灰填埋区),于今年7月完成整场竣工验收,于11月完成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县静脉产业园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项目自2021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各工作进展顺利,11月25日首车餐饮垃圾顺利进厂,进入投料调试阶段。填埋场滞洪区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项目清表,11个景观节点土建部分已完成8个,另3个已动工;上游河段河底覆膜已完成,下游河段已开始覆膜基础工作。城东建筑装潢垃圾消纳场项目目前正在报批用地指标;会源环卫综合服务站(二期)项目正在进行部分土地政策处理;城西建筑装潢垃圾消纳场项目正在进行图纸设计。
(二)考核管理方面
为切实加强岗位责任考核,规范内部管理,中心整合各科室、各线的考核管理制度,从考勤管理、道路保洁等方面完善《象山县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岗位责任管理考核办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对各科室及各承包公司进行考核。另外,为尝试开展智能化考核目标,提升日常考核效果,提供有力奖惩依据,中心于今年新购置了2台无人机,对保洁员的劳动纪律、到岗情况、保洁质量等进行实时监督。
(三)安全生产方面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每周落实人员对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净化中心与停车场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台汛期及节假日期间组织力量进行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问题106起。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每月对各环卫作业承包公司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巡查及工作指导,对存在安全生产台账不规范、办公场所及仓库用电不规范、灭火器过期或未配备等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单,累计下发整改通知单20份,均已整改完毕。三是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处理。1-11月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起,均已处理完毕,无人员伤亡情况。四是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每月组织驾驶员及操作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累计受教育人数约达210人。
(四)垃圾收运处置方面
1.餐(厨)余垃圾。目前纳入统一收运处置的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由年初的147家增至164家,日收运处置量为17吨左右;纳入厨余垃圾统一收运的物业小区及城中村由年初的104家增加至106家,日收运量为50吨左右。同时,粪便由中心负责收运至县净化中心处置,日均处置量为45吨左右。
2.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实行定期收集和预约收运的模式,由中心定期上门或预约上门收运至县有害垃圾暂存点临时储存,待达到一定量后,统一运往北仑固废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2021年以来共转运处理有害垃圾约6.8吨。
3.其他垃圾。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的其他垃圾由物业公司负责收运;沿街、城中村、城郊村的其他垃圾由中心负责收运,然后统一进入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后,再转运至焚烧厂处置。其余16个镇乡、街道的其他垃圾由属地负责收运至焚烧厂处置。2021年,焚烧厂日均进炉焚烧处置全县生活垃圾580吨左右(实际日均进厂垃圾量为730吨左右)。
4.直收直运。根据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和创城工作需要,今年8月底在原有4条道路(天安路、丹河路、新丰路、靖南路)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东谷路、育才路、蓬莱路、丹峰路4条道路开展生活垃圾直收直运工作,目前收运效果比较明显,沿街垃圾桶减少了,市民配合度进一步提升。
(五)整改提升方面
一是生活垃圾中转站整改问题。按照省市要求,已完成全县20座中转站情况排摸,组织各镇乡(街道)分管领导、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赴桐乡考察学习。目前,全县所有中转站已落实视频监控措施(贤庠未接入智慧环卫系统),中心城区、贤庠、鹤浦、墙头、泗洲头、高塘等10座中转站落实了简易密闭作业措施,中心城区5座中转站落实了负压除臭措施。二是背街小巷综合治理问题。为聚焦民生诉求,我中心联合执法协调科、丹东街道、住建部门对宾阳路的路面卫生进行“洗脸”除脏整治,对路边长年积存的生活垃圾、废弃物等进行大清理,对垃圾桶周边的油污脏乱地面进行冲洗,并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保洁,每日保洁时间为12-15小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我们加大对保洁质量的量化考核。截至11月,我中心已清理卫生死角垃圾4.5吨,消除卫生死角18处,冲洗背街小巷油污15处,圆满完成整治任务。三是“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创建。联合住建、万达开展塔山公园、海山公园、西湖谭公园、万达广场4个点创建,并巩固县府广场、殷夫公园2个已创点工作成果。四是公厕提升项目。根据省标要求,已完成滨海公厕、象山河公厕、丹阳公厕、东谷湖公厕、靖梅公厕、靖明公厕等6座公厕服务提升,完成塔山公厕、塔山二号公厕、体育场公厕等3座智慧化改造。
(六)收支采购方面
截至11月底,本年完成财政拨款支出1.17亿元,年初预算安排1.38亿,预算执行率84.78%。固定资产新增754万元,报废固定资产21.26万元。垃圾处置费累计收入约624万元,较去年同期530万元增长17.73%(去年因为疫情影响,对餐饮和住宿业进行减半征收垃圾处理费,减少近30万元)。
今年,中心已完成4件公开招标及在线询价政府采购项目,包括道路保洁、垃圾分类桶、负压除臭设备、环卫工作服及雨衣采购项目,总金额为2753.912万元。
(七)信访投诉方面
截至目前,我中心已接收并回复信访督办单及民生回应投诉件150起,接收并处理电话投诉256起。
同时,为营造环卫工人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涉及问题的发现率和整改处理率,2021年11月1日起,组织开展了千名“城市美容师”助力文明“啄木鸟”行动,即环卫工人在开展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的同时,主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助力问题整改,进一步发挥环卫工人在我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优势和作用。
(八)队伍建设方面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中心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周二夜学”、“主题党日”等相关活动,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于7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交流党史学习教育收获和不足;于8月召开党员大会进行中心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于10月组织全体党员开展红色之旅,前往北仑参观中国港口博物馆、长山清风馆及红廉蔚斗主题展馆。
今年10月,我中心还组织参加了宁波市第十二届市容环卫行业技能大赛和浙江省第二十五个环卫工人节庆祝大会,1人获得保洁员(道路人工清扫保洁)项目三等奖,1人荣获省级环卫工作成绩突出个人,1人荣获宁波市最美城市美容师。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队伍规范化建设,根据审计意见报告,中心完善财务收费、项目采购、编外用工招聘、车辆管理、岗位责任考核等方面制度,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学习。
二、2022年工作计划
1、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夜学”活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落实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要求,做好季度机关党建质量交叉评估检查。
2、加强焚烧发电项目和县静脉产业园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项目的运营监管力度,确保达标稳定运营。规范项目监管流程,并做好数据汇总、报送等工作。
3、为避免小区并桶混运现象,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根据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将小区内的其他垃圾收运也一并纳入我中心,待相关车辆采购到位后实施。
4、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中心岗位责任管理考核办法,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发挥无人机智能化考核作用,做到赏罚分明,奖罚有度。
5、总结垃圾直收直运试点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弥补不足,在巩固成效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区域推行垃圾直收直运模式。
6、继续与财政部门沟通,落实关于调增环卫职工工资待遇的问题,保障环卫职工的相关权益。
7、组织开展环卫工人技能、作业安全、文明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开展车辆驾驶员文明交通教育;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按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台账。
8、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推进招标采购工作,完成道路保洁、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外包、公厕保洁服务外包等项目招标。
9、继续开展填埋场滞洪区综合治理项目、城东建筑装潢垃圾消纳场项目、会源环卫综合服务站(二期)项目及城西建筑装潢垃圾消纳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