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4479/2022-145102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2-10-24

发布机构

黄避岙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头水紫菜上市,象山黄避岙“海上农场”大丰收

秋高气爽的午后,西沪港水光潋滟。10月20日下午1点左右,象山黄避岙乡马滩村的紫菜养殖户盛亚红和丈夫驾驶自家的小木船前往紫菜养殖海域,收割今年的头水紫菜。

“今年收成不错,每天出海两次,凌晨2、3点和下午1点左右,一共割3网。”盛亚红告诉记者,今年因为气候原因,水温刚刚好,紫菜生长速度比去年快,收割的频率也比去年密,因此间隔期相对较短。“差不多再10天左右,头水紫菜就结束了。”

小木船行驶了5、6分钟便到了目的地。放眼望去,一排排白色泡沫整齐排列,鳞次栉比,泡沫圆柱下面固定着方块状的网,网上依附着黑色的紫菜。盛亚红和丈夫拉起绳网放到机器上,顺着机器转动穿过,新鲜的紫菜就到手了。

一网收割上来后,夫妻俩用水泵冲洗、装框,回家后再用清水清洗,圆框定型晾晒。盛亚红说,一般收割紫菜前会提前看好未来两三天的天气预报,选择晴到多云、微微西北风的天气,让阳光慢慢带走水分。“主要保持紫菜的原汁原味,都是纯天然的。”她说。在黄避岙,像盛亚红一样养殖紫菜的养殖户有50余家,都是马滩巾帼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社员。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和经验是关键!合作社成立后,盛亚红带领妇女一起探索紫菜养殖技术,摸索养、晒时间规律,扩大养殖网的规格,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紫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以“马滩巾帼”作为合作社产品的注册商标,通过精心包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

据了解,紫菜多茬生长,从农历九月到十二月,每隔20天便可割一茬,第一茬叫“头水”,第二茬叫“二水”,依次类推。由于“头水菜”口感最佳,价格也最高。今年该乡紫菜养殖面积620余亩,预计年产量100吨左右,产值1440万余元,每斤价格在150元左右。

如今,黄避岙紫菜作为“西沪三宝”之一,早已声名在外。千余亩的“海上农场”养殖景象和西沪晒场紫菜晒制场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玩拍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紫菜的销售。“几天前很多客户就已经打来电话预定,包装都来不及。”盛亚红说。

一直以来,黄避岙乡党委、政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并积极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了滩涂乐园、滨海赛道、七彩晒场等海洋消费新场景。同时,深入探索“农渔+文体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举办了海岸音乐节、滩涂运动会、黄鱼风情节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赛事活动,以文体旅融合的蓝色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