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34号提案的答复

何建永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针对性防范低收入人群体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由县公安局主办,县司法局、人行象山县支行协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公安局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一直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电信网络诈骗发案271起,其中无业人员被骗103起,占全部被骗的38.2%,务工人员(不仅仅包括低收入群体)被骗128起,占全部被骗的47.6%。无业人员被骗案损845.4万元,占全部案损的44.3%,务工人员(不仅仅包括低收入群体)被骗818.7万元,占全部案损的43.9%。同时,针对低收入群体电信网络诈骗多发的现状,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防范、宣传、治理措施,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立“宣防到边”的全覆盖反诈宣防机制。坚持“大水漫灌式”和“精准滴灌式”宣传同步发力,最大限度提高低收入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铸牢反诈“防火墙”。一是以树状体系为宣防打铁铸铜。充分发挥县、镇乡(街道)、村、网格四级体系优势,明确职责任务,组织开展培训,在确保宣防人员应知应会的基础上,持续开展高发类案宣传。加大96110反诈热线、反骗码、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反诈平台推广力度,最大程度延伸宣传触角至低收入群体。充分利用基层治理四平台,发动群防群治力量,“警格”“网格”有效融合,系统性推进社区(村居)、企业、学校、家庭、单位的“五进”宣传活动,把中老年人等低收入群体作为宣传防范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为基地,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二是以多维队伍为宣防凝心聚力。县公安局从各警种组织抽调217名反诈宣防专家,县司法局依托乡镇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法律服务机构等组成宣传队伍,人行象山支行发挥全辖160个银行网点和374个助农服务点作用,以“线上+线下”方式,针对低收入群体,全方位开展反诈宣防活动。同时,积极整合社会普法资源,充分发挥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群众团体作用,组织镇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调解员等普法志愿者,通过开展“面对面”宣讲、“手拉手”帮扶、“点对点”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众的防范意识。三是以醒目工程为宣防营造氛围。制作一批识别度高、警示性强的反诈宣传海报、标语、视频片等产品,在醒目位置刚性落实“六滚动、六必挂、六必见、六必有”。尤其是在劳动用工密集场所、大型市场、重点工地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到企业、工地、市场张贴等,不断扩大针对低收入群体宣传的覆盖面。我们协调象山电视台、《象山在线》《象山港论坛》《象山包打听》等媒体在重要板块开设公益专栏,开展全量案后回访视频及落地劝阻视频全要素采集,以受害人视角、劝阻视角、民警宣防视角推出精准宣防系列视频宣防产品,精心策划发布预警防范、案件打处、经验成效等新闻信息,强化舆论正面引导,不断浓厚反诈宣传氛围。四是以精准施策为宣防提质增效。实施“易受骗人员大排查行动”,全面摸清辖区内实有人口基数,按照年龄、性别、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等维度,结合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单位大数据资源,进一步发现具有投资、贷款、刷单需求的低收入易受骗群体,积极总结低收入群体高发类案件的作案手段特征、防范策略等内容,确保反诈精准宣防效果最大化。

二、建立“劝阻到底”的全时空预警劝阻机制。建立健全指令流转顺畅、分级分类处置、落地劝阻高效的工作闭环。一是搭建专业劝阻体系。在县公安局设立“预警劝阻小组”,吸收情报指挥中心、反诈中心、网安等专业警种12名民警及25名辅警,最大限度的解决基层派出所预警劝阻工作中的落地见面难问题。在辖区派出所成立“劝阻队”,由值班副所长、专职民警负责,保障劝阻工作的专业化。今年以来成功拦截金额40.45万元。二是规范劝阻流程模式。进一步明确落地劝阻过程要实施的规定动作,确保从指令传递、二次研判、联系见面、落地劝阻、调查取证等方面实现全警规范作业、流水作业,保证劝阻工作成效最大化。劝阻见面视频要求在平台全量上传,以保证劝阻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预警劝阻工作“四必査”中象山劝阻失效12起,其中高危3起,被省厅、市局认定为无责任,全市排第1。三是创新多样劝阻方式。开通 “96110防诈咨询热线”,秉持引导群众由被动劝阻向主动咨询转变的理念,解决无处咨询问题。热线开通以来,收到咨询电话168个,成功劝阻20例,涉案金额256.7余万元。探索建立警银联动劝阻机制,公安机关与人行共享潜在低收入受害人信息,必要时启动保护性止付机制,发现异常交易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提升低收入群体劝阻拦截工作效率。

三、建立“量质并举”的全链条打击治理机制。牢固树立“全链条”打击理念,严打非法购买、贩卖“两卡”以及公民个人信息等上下游“黑灰产”违法犯罪,形成重拳出击的高压震慑。一是整合专业打击力量。专门抽调19名各警种精干警力,成立集线索挖掘、警情研判、止付挽损、抓捕移诉于一体的反诈打击队。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优势,定案、定人、定责、盯案,围绕涉案通讯流、资金流、人员流等方面专项分析、深度研判、综合审查,开展全链条打击。今年以来共破获省内外案件11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3人。二是打造断卡快打体系。对“两卡”开卡人核查研判,深挖卡头卡贩,循线追踪拓线,斩断“两卡”输送通道和生存空间,清除本地黑灰产土壤。今年3月,我们先后打掉一个“黑灰产”卖卡团伙和一个跑分团伙。该卖卡团伙贩卖电话卡60余张。跑分团伙涉案成员12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我们将继续与各大银行、三大运营商紧密联动,对发现的涉及“黑灰”产业采取持续高压措施,发现一起打掉一起。三是注重追赃挽损工作。在打击过程中,全面梳理涉案资金走向,迅速开展止付冻结,案件打击完成后全面核查嫌疑人获利和资金转移情况,及时查扣涉案财物,全力挽回受害人损失,提高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累计冻结资金130万元,返还资金284万元。四是完善综合治理体系。联合金融部门、通讯运营商,加强日常监管,强化支付结算管理。充分运用浙江省支付结算风险“云互联”监测防控平台、宁波市支付服务市场监管系统中的可疑开户主体信息、银行内部系统,加强低收入群体新开账户审核;结合低收入群体客户风险程度、结算需求等因素,审慎开通非柜面业务。

最后,衷心感谢委员对我县反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象山县公安局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