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2641/2022-106438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2-07-04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象山县2021年度生态环境质量公报

2021年,象山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平稳,环境空气质量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地表水水质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主要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提升,交通噪声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保持优级。但环境质量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改善的速度仍然较缓。地表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不明显上升趋势,城区内河南大河河网污染仍较重,个别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有所下降,大气臭氧超标时有发生,降水酸性程度上升,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普遍存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一般。

一、水环境质量

1.地表水水质

2021年,全县5个市控及以上河流断面水质总体良好,全部达到Ⅲ类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大塘港浮礁渡断面作为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状况良好,全年均值达到Ⅲ类水质要求。15个县控河流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数10个,占比66.7%;Ⅳ类轻度污染断面4个,占比26.7%;Ⅴ类中度污染1个,占比6.6%;无劣Ⅴ类重度断面。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2021年,全县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平稳,14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含3个县级饮用水源地和11个乡镇级饮用水源地)均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达标率为100%。其中13个为中营养状态,1个为轻度富营养状态,与上年相比营养状态变化不大。

3.近岸海域海水水质

2021年,我县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大目洋和爵溪站位水质为中度富营养,石浦港站位为重度富营养,均与上年保持不变。新增的叶龙山和下三山站位为中度富营养,黄避岙站位为重度富营养。

从水质类别来看,6个监控点位除了大目洋的两个站位为四类水质外,其余均为劣四类水质。与上年相比,各类重金属指标变化不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指标则有所下降,但仍为主要超标指标,其中无机氮在所有监测站位都达到甚至超过四类海水标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

1.环境空气

2021年,我县环境空气监测有效天数为365天,达标天数共361天,达标率为98.9%;超标天数4天,较上年减少9天。年度综合指数2.51,比上年下降0.19,年度首要污染物仍为臭氧。

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全年达标比例为98.3%,较上年增加2.7%,年度综合指数为2.56,较上年下降0.15。年度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石浦地区空气质量全年达标比例为99.2%,较上年增加2.5%,年度综合指数为2.57,较上年下降0.20。年度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西周地区空气质量全年达标比例为100%,较上年增加4.4%,年度综合指数为2.42,较上年下降0.41。年度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降水

2021年全县降水中酸雨污染程度上升,降水pH值在3.98~6.19之间,年均值为4.71,为中酸雨区,酸雨发生频率81.3%,与上年相比,酸雨率升幅较大。

三、声环境质量

2021年我县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 56.0dB(A),属一般水平。功能区昼间噪声达标率96.9%,夜间噪声达标率100%。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5.4dB,城市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总体城区声环境质量仍然有待改善。

四、生态环境状况(2020年)

2020年,宁波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0.5,我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5.1,等级为优(EI≥75),生态环境状况排名位于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