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4479/2023-157861
工作进展
2023-11-09
黄避岙乡
主动公开
11月1日上午,“国家级宁波象山大黄鱼良种场”揭牌仪式在黄避岙高泥村举行,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岱衢族大黄鱼良种场,这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岱衢族大黄鱼良种场。
据了解,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是按照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运用完善的工程、技术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保存和选育种用遗传材料和亲本,为水产苗种繁育单位提供良种亲本。
岱衢族大黄鱼,就是市民常常提及的“野生大黄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过度捕捞和种群结构退化等问题,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2007年,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和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合作,技术人员在岱衢族大黄鱼原产地岱衢洋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野生原种活体,经保活、驯化和繁育,成功保存了岱衢族大黄鱼种质资源。2009年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甬岱1号”岱衢族大黄鱼就此诞生。育良种,兴产业。据统计,2022年全县大黄鱼及海水网箱养殖面积24.3万平方米,大黄鱼总产量达3650吨、产值约3亿元,本地苗种覆盖率超65%,基本建成了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养殖标准体系,成为了全县富民富村产业。“象山大黄鱼”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1.88亿元。象山是渔业大县,渔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是保障渔业稳定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渔业提档升级绕不开的一环。近年来,我县围绕建设“种业强县”新使命,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企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先后突破了岱衢族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银鲳等一些本地野生经济种类的采捕和繁育技术难题,银鲳、梅童鱼等全人工繁育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截至目前,全县工厂化育苗企业24家,育苗水体多达4万立方米,海水育苗种类达40余种,其中产业化繁育近30个品种,年生产各类苗种400亿单位、苗种产值近2亿元,分别占全省、全市海水鱼类育苗的47.8%、100%,位居全省第1位。拥有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家,黑鲷、泥蚶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单位2家,省级水产良(原)种场6家,省级规模化繁育场8家。
下步,我县将加强对水产种业源头的把控,强化种质资源库建设,以创新育种、良种延续、资源集聚、提质提纯四大关键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种业聚集区和种质创新平台,形成“保、育、测、繁、推”一体化的区域性现代水产种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渔业现代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