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县聚焦卫生院病房闲置率高、养老机构水平低、老年人护理服务“不能够”、“不足够”、“钱不够”等问题,盘活利用基层卫生院闲置资源,以最小资源撬动养老服务版图的最大化,托底失能老年人的“桑榆晚霞”。8月初,象山县首家卫生院“医养中心”在高塘岛乡卫生院开启试运营,目前累计服务老年人16人,在住12人。
县委社建委牵头,联合卫健、民政、医保、住建、编办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打破边界束缚,贯通职能形成专班联合体。深入海岛乡镇开展入户走访做好调查研究,分析失能老年人护理水平、家庭平均照护成本、照护人员组成等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意愿,为卫生院“医中增养”模式制定奠定基础,多部门协同扎实推进海岛医养中心顺利落地。
探索建立基层卫生院医养融合标准体系,突破基层卫生院医养双职能设定等政策盲区,融通“医”“养”“护”职能于一体,填补“基层卫生院+养老”的空白。重视老年医疗医护人才、养老护理员培养,打造集医疗诊治、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社工关爱等一体化专业团队;畅通就医优先绿色通道,完善“医疗+养老”服务流程,落实定期巡诊、危重症转诊、急诊救护等医疗服务;加大医保支持和监管力度,落实象山县卫生院首个长护险定点单位挂牌,出台医养融合收费标准,厘清“医”“养”支付边界,节约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成本超40%。
高塘岛乡卫生院摸排闲置病房开展适老化改造,增设18张专业护理床位和活动空间,打造相对独立的养老服务区域,按照失能老年人轻、中、重不同程度提供多方位的一体化“医康养护”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医中增养”模式使得卫生院病床利用率平均提升50%以上,缓解医疗资源浪费问题,同时畅通综合性医院长期住院护理病人腾挪到基层卫生院通道,缓解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高塘岛乡医养中心建立完善了海岛养老拼图,为基层卫生院“医中增养”推进提供“象山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