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商务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以赴稳外贸、促消费、保民生,确保商务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保供战。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3%,全市第4;自营货物进出口额增速18.1%,全市第1;批发业销售额增速28.3%,全市第3;零售业销售额增速12.4%,全市第2;餐饮业营业额增速9.2%,全市第3。
一、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保稳提质,加快融入国际循环
1.推动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出台重点展会支持目录,大力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鼓励企业以“代参展”模式参展。制作象山针织宣传片,投放境内外重点展会宣传,提高象山针织服装知名度。组织企业参加第131届、132届广交会、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点国内展会,及省、市商务包机活动,帮助企业抢抓订单。开展企业出境便利化工作,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办理出境便利化手续30份。
2.强化政策保障力度。加快开放型经济政策资金兑现进程,合计兑现中央、省、市、县各级外经贸资金3719.92万元。做好重点出口企业的运行监测工作。通过每月出口前50位企业的出口情况表,监测各重点企业订单情况,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全力开展招商引贸工作,引进杭钢旭石国际贸易、申蓝国际贸易、奇顿进出口等6家外贸企业,全年贡献进出口额1.1亿美元以上。
3.提升企业防风险能力。签订小微企业政府统保合作协议,推进小微企业投保工作。联合外汇局象山县支局、宁波银行、中信保宁波分公司等金融机构举办信保政策解读、甬贸贷信用保险融资线上培训会,汇率避险及外汇便利化政策宣讲会,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应对本领。充分利用中信保公司海外调查资源,订购海外市场资信报告,为企业拓市场增订单提供地区风险提示和相关产业信息,截至目前已采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的针织产品市场调查报告,并分发至相关企业。
4.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借鉴舟山水产品线上销售模式,排摸我县水产品出口企业内销情况,积极对接电商资源,首批推出带鱼酥、黄鱼酥等网红产品线上直播,帮助企业利用直播模式打开国内市场,促进我县传统水产出口企业提升发展。积极助推大目湾乐惠啤酒广场项目建设,鼓励乐惠国际利用行业优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国内鲜啤销售业务,打造鲜啤销售新品牌。
5.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稳外贸作用。出台《关于促进象山县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专项资金1000万元,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1-9月份推动外贸企业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11家,推动跨境电商海关特殊监管模式(9610/9710/9810)出口数据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100万元。积极引进海外仓平台企业,为本地企业提供服务,帮助本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6.有序推动企业“走出去”。充分挖掘华翔电子、劳伦斯、乐惠等重点公司境外投资潜力,及时做好项目推进服务工作,缩短项目审核时间。重点督促高塘、晓塘、墙头等相关镇乡街道,推进所属相关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进展,推动项目尽快进入审批阶段。对我县企业开展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开展全面的排查工作,形成“象山县外经企业外经情况一览表”,全面掌握外经企业相关项目的最新信息和人员情况。1-8月份,全县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725亿美元;完成备案中方投资额为9200万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4261.97万美元;完成中东欧国家进口额255万元。
二、全力推进滨海花园城市建设,积极畅通国内循环
1.聚焦消费改革。制定《滨海都市新消费场景营造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五大场景全年改革任务,打造一批滨海都市新消费场景。1-9月,37个项目中,31个项目进度正常,6个项目进度滞后,完成率为83.78%。其中,一批精致露营基地建成运营,大沙特色渔村、海鲜美食体验店建设等多点开花,旅游消费进一步复苏。
2.多措并举开展促消费工作。指导商贸企业做好“留象过大年”、“庆开渔·迎国庆”等节假日主题促销活动,办好象山汽车展等传统促消费活动。引导重点商圈、街区开展夜间经济活动,不断活跃夜间消费氛围。持续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累计投入市、县财政资金2500万元。截至10月25日,累计核销2059.79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3亿元,消费撬动比为1:15,消费促进效果明显。
3.推动商圈环境优化升级。通过中心城区夜间灯光改造工程,推动中心城区四大重点商圈亮化美化。积极助推大目湾攸品生活广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引入大目湾中心菜场、超市等业态,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的便民生活中心。以“精特亮”创建为契机,精心打造影视城襄阳城街区、桃源渔村开放式街区、渔人码头海鲜餐饮街区、万达时尚购物街区。持续跟踪商贸项目投资建设,今年跟踪重点商贸项目15个,1-8月实际完成投资额5.77亿元。
4.提升海鲜餐饮品牌品质。结合我县实际,起草《关于提振象山海鲜餐饮业发展的意见》。举办第二十届宁波象山海鲜美食节,以“源头海鲜”为载体,推出“环蟹钳港小海鲜生活节”“寻鲜象山·享味头渔”品鉴会等“海鲜+”系列活动,进一步做深做精美食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文章。牵头推进“10+1+5”餐饮美食店计划,完成6家海鲜面示范店、10家海鲜美食体验店的创建工作。加大象山海鲜餐饮宣传推广力度,通过“象山味道”微信公众号平台、“我和象山海鲜面”短视频大赛等渠道不断挖掘餐饮文化和美食故事。
5.推进电商空间载体建设。推动象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园通过市跨境电商园区复评,成功创建宁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电商企业87家,新招引电商企业22家,提供就业岗位348人,实现网络零售额约3.1亿元。积极推进风情街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培育发展新零售产业。
6.培育电商新业态发展。推进电商培训“进乡镇、进产业、进企业”,1-10月累计开展各类电商培训、活动39场次,累计培训人员779人次。开展“青年与海”特色产品推广直播大赛、“我为亚运献道菜”短视频直播季等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培育本地直播达人,助推传统商家转型,活动曝光量超400万人次。
7.创新开展线上营销活动。依托海鲜、柑橘等优势农副产业,结合开渔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开展“万象山海,渔开天下”象山特色海鲜溯源直播带货活动,邀请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宁波移动、宁波银行等平台线上同步开展“天猫抓鱼”事件营销和“东海第一网”溯源直播,带动渔民增收致富。活动共吸引20多万网民,海鲜产品溢价高达165%。
三、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1.切实做好菜篮子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货源组织调运、市场运行监测,确保蔬菜、猪肉、水产等菜篮子商品货源品种丰富、数量充足,可随时根据需求投放市场,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运行平稳,市场秩序良好。积极落实《象山县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供应预案》,强化组织领导,高效完成“403”“406”疫情期间、台风“轩岚诺”和“梅花”期间以及“10.13“北仑疫情期间梅山街道1.2万户生活物资保供工作。
2.着力保障商贸领域安全。“平战结合”抓防疫,成立重点场所防疫网格化督查小组,持续对重点商贸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做好重点人员的定期核酸检测工作。常态化开展商贸行业安全排查行动,排查大型商超、酒店、专业市场、加油站共计295家次,共排查隐患458项,整改确认隐患396项。开展专业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所辖6个专业市场就消防通道、消控值守、消防设施运行、三合一等情况进行整治。积极做好商贸领域信访化解工作,协调疏导化解万达项目风险,制定东方大厦破产实施方案,推动博浪海港城项目进入破产程序。切实帮助企业防范境外风险。利用“象山县走出去风险预警”平台,及时有针对性的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关注、规避和应对境外突发风险。摸清人员底数,梳理形成“象山企业外派中方人员清单”,为企业发生境外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3.扎实开展行业管理工作。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攻坚行动,调整优化文明攻坚点位下沉责任分解方案,对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宾馆饭店等24个测评点位实行定岗定责定人,开展全天候巡回督查,挂单作战,闭环销号,确保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做好预付卡日常管理和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共处理预付卡投诉件2370起,组织协调和调解会56次,行政约谈商家78户,群体事件现场处置15起,投诉妥善处理103起,引导走司法途径11起。积极做好消费协作工作。制定年度消费协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考核目标任务,推进消费协作工作有序开展。加强象雷家政领域合作,成立象雷家政服务公司,及时收集用人需求,助推两地家政服务业互惠协作。截至目前完成雷波县消费协作金额6000万元,丽水地区山海协作金额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