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后,上报国家林草局的面积为3678.30公顷。考虑到整个花岙岛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明确本次规划范围为36.78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包括花岙岛及周边水域,约44.2平方公里。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花岙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期限确定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21—2025年,中期规划为2026—2030年,远期规划为2031—2035年。
总体定位:花岙岛是以海上石林、奇山银滩、兵营要塞为资源特色,突出展现海岛风光、人文底蕴、非遗技艺,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海岛休闲等于一体的国家级海洋公园。
根据客源市场结构和同类旅游区的发展规律,综合考虑疫情结束对游客规模的影响,花岙岛海洋公园至2035年预测游客数量约103.7万人次。
根据2016年,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的材料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HY/T 118-2010)的要求,花岙岛海洋公园划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三个功能区。
花岙岛海洋公园整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两环三片”。
一心:海上石林活力核心,主要包括:海上石林游客服务中心、地质博物馆、花岙村、科普文化园等。
两环:
花岙岛海上环线:金高椅码头→金高椅湾→软岙→倒船湾→清凉屿→清水岙→天作塘→脚岙→大甲山→三门湾→黄屿门→金高椅码头
花岙岛环岛游线:花岙岛游客服务中心→大佛头→大塘里村→海蚀崖→科普文化园→海上石林→地质博物馆→千年古樟海滩→牛头颈→煌言兵营→小青礁→海泉渔湾→湿地海滩→沧海银田
三片:
大佛头-海上石林保护片、煌言兵营游览片、沧海银田游览片
花岙岛海洋公园除继续保护和有序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和延续已实施开发的旅游项目外,着重建设“沧海银田游览区”、“古樟海滩游览区”和“煌言兵营游览区”。
花岙岛海洋公园共规划景点36处,其中一级景点2处,占景点总数的5%;二级景点6处,占景点总数的17%;三级景点28处,占景点总数的78%。
根据花岙岛海洋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程度和生态敏感程度,对花岙岛及其周边生态系统实施三级保护。根据功能分区中的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程度,设置三个级别的生态保护管理目标:
一级保护区为核心景区,对应重点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对应生态与资源恢复区;三级保护区对应适度利用区。
根据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保护区建设、管理和生态旅游需要为前提,合理安排包括陆岛交通规划、电力与通信规划、供水工程规划和污水排放规划。
本次规划重点是花岙岛海陆交通系统、花岙岛游客服务中心、海上石林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因根据游客量的逐步增长,分期建设对应的民宿、酒店、餐饮、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在旅游服务基地方面,建设三处综合的游客服务中心,分别是金高椅游客服务中心、花岙岛游客服务中心和海上石林游客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两处旅游村,分别是大塘里村和花岙村;建设9个旅游服务园。
在餐饮住宿设施方面,主要考虑在规划范围外,依托大塘里村和花岙村,同时结合景点建设的海泉渔湾、海上牧渔、黄泥岙、煌言兵营服务园,根据海洋公园发展情况建设相应的餐饮住宿配套设施。
在其他旅游配套设施方面,规划停车场10处;规划游船码头10处;规划医疗救护站2处;景观构筑物、景观公厕、海洋服务站、驿站等根据实际需要建设。
本次规划实施应综合法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以及保护与管理措施,并加强公众参与保障。
本次花岙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保护宁波市和象山县的海洋生态环境,对于区域协同发展也具有显著的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