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象山县促消费稳增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4-03 18:27 信息来源:象政办发〔2023〕5号 浏览次数: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及驻象垂直管理有关单位:

《2023年象山县促消费稳增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24日

2023年象山县促消费稳增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构建较为完善的县域内需市场体系,结合象山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国家重启扩内需促消费的窗口机遇,发挥消费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大力发展节庆经济、夜间经济、亚运消费、文旅消费、影视消费、数字消费,优化“户外+”“文化+”“运动+”“美食+”“影视+”等微度假模式,打造一批辨识度高、特色明显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努力形成“市民促消费、企业促销售、城乡旺人气、生产旺市场”的消费新格局,全力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完善建立1+N(一个消费专班牵头,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推进)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八大促消费专项行动,开展四季56项重点节事项目,力争实现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以上。

三、八大促消费专项行动

(一)消费市场提振行动

1.开展新春主题活动。举行“象山年·最新鲜”春节活动,推出追光、庆年、寻味三个板块共30余项主题活动。发放春节百万文旅消费券,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3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促进象山旅游市场复苏。举行“留象过大年”暖心活动,组织县内重点商贸企业在开展春节主题促销活动基础上,举办超20场新象山人福利活动,以折上折、到店礼、专属券等形式推出新象山人专享礼包,营造良好的春节氛围。(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商务局)

2.实施政府消费券活动。紧抓省、市消费券政策机遇,组织开展“象惠全城”等系列主题消费券发放活动,加大对汽车、零售、餐饮等行业支持,设置助企纾困券、汽车消费券、餐饮消费券等多类券种,刺激居民不同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市场尽快回暖。全年计划发放消费券不少于2000万元,参与商家上千家。(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财政局)

3.抓好四季主题促销活动。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节、海鲜美食节等四季商贸促消费活动,持续做热县域消费市场。提升重点商圈(街区)消费活力,围绕“一圈一主题”活动,组织商圈、汽车、餐饮等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促销系列活动,全年计划举办促消费活动上百场,激发消费热点,促进人气提升。落实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二)消费模式创新行动

4.激发青年消费活力。加快布局开发一批适合青年人的消费场景,引导支持商圈、特色街区引进新潮商业业态,满足青年人多样化消费需求。依托滨海岛礁资源和毗邻亚帆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松兰山长嘴头营地轻奢露营、野趣特色露营体验,打造集艺术、运动、社交等为一体的青年人精神目的地。以海岸线旅游风景道“滨海环岛”风景道为轴线,串联环西沪港、环蟹钳港独特的山海风光、半岛风情、渔家民俗等海洋旅游资源,打造微度假营地集群。(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县旅游集团、县商务局)

5.挖掘健康消费潜力。培育本土特色中医健康品牌,打造象山健康消费IP。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提升中医医疗及治未病、互联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支持利用中医药资源发展特色康养产业,促进医疗健康消费和防护用品消费提质升级。开展家政企业培优育强,支持行业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实施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建档,推行家政“持证上门”服务,营造“有信用更放心”的消费氛围。(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商务局)

6.保障养老消费需求。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升级打造滨海养老拳头产品。持续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行动,新(改、扩)建公办养老机构2家。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功能提升计划,完成智能服务终端配置16个。推进老年助餐发展,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10个。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88人,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3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三)文旅体消费拓展行动

7.打造滨海消费品牌。实施滨海旅游新消费场景改革,全年争取打造各类消费新场景20个以上,大力开展圈层精准营销,以旅促商,将人气转换为商气。升级“周末嗨象山”品牌,围绕“时尚东海岸、潮隐西海岸、风情石浦港、斑斓西沪港”,策划实施自由奔跑、星辰大海、海洋课堂、扬帆亚运、诗与远方、美学共创、沙野寻踪、自在饭局等八大新场景计划,体验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推出50余场系列活动,进一步持续孵化和生产一批具有微度假、深体验、慢生活等特性的滨海都市微度假旅游产品。开展“周末嗨象山”对外推广活动,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拓展上海、杭州、苏州等客源市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

8.做足节庆会展文章。全新打造中国(象山)开渔节、渔光艺术节、渔光微电影节等活动,做精对外宣传名片,增强淡季旅游消费吸引力。谋划环蟹钳港美食节、玩水季、滩涂运动会等活动,提振蟹钳港活力。开展“象有非遗”系列活动,通过进景区、进校园、进村社、进商圈,打造渔文化非遗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业态培育,撬动文旅新消费。举办汽车展、家居建材展、房产展等展会活动,发挥展会带动效应,激活本地消费市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商务局、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县旅游集团)

9.做大亚运主题消费。充分发挥亚运效应,依托亚帆中心(浙江海洋运动中心)和沙排运动中心平台,做大体育消费,积极培育帆船、露营、海钓、游艇等海洋体育消费新业态。策划开展亚运会倒计时30天、100天、火炬传递、亚运集市等消费活动,以体促商,做足“体育+商业”文章。建设大目湾内湾和亚帆中心游艇基地,在松兰山-大目湾、环石浦港、环西沪港等区域,打造一批海洋休闲运动场景。以“沿海环岛滨海环岛”风景道线为纽带,布局建设打造一批沙滩篮球、排球、足球、飞盘等海洋运动小场馆,提升一批滨海运动新场地。高质量举办亚运帆船帆板比赛及沙排比赛,举办海潮运动会,开展省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山地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系列赛事,策划举办帆船、游艇、航模、沙滩足球、沙滩“村BA”等各类赛事活动,提高游客体验度。(责任单位:县亚运办、县文广旅体局、县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

10.提升影视消费体验。捕捉线下娱乐新观念和现代旅游商业消费互动新变化,推出“唐宋奇妙夜”主题活动,谋划夜经济、沉浸式、泛文娱等新消费业态,开发探班游、影视研学、剧本杀等新文旅产品,打造多样化影视类节庆活动,形成一批影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提升影视城、海影城街区商业业态,推动商旅融合,探索升级街区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中国海影城三期影视主题度假酒店、主题乐园等项目建设,借助象山影视学院师资力量,打造集主题游乐、休闲度假、特色研学、影视拍摄为一体的创新型文旅综合体。(责任单位: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中国海影城)

(四)农村消费升级行动

11.推动重点商品下乡。开展汽车、家电、家具等农村消费潜力较大商品促销活动,推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采取现场展示、上门服务、引领示范等方式引导农村居民消费。全力做好农资供应保障,依托县丰润农资公司7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为农户提供电话预约、农资直供配送“零距离”等服务,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减轻农户资金压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供销联社)

12.支持发展农村电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以邮乐网为承载主体,以邮乐小店、抖音为营销渠道的线上平台体系,构建城乡覆盖的电商经营网络。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和企业创新转型,鼓励建设农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支持农村青年进行直播电商创业,培养一批掌握短视频和直播“新农技“人才。积极培育本土农产品贸易龙头企业,促进线上线下商品销售。(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邮政局、县供销联社)

13.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创建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推进村邮站标准化改造,满足农户自产农产同城配送需求。2023年,新辟客货邮融合线路3条,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服务站3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10个。运用公交线路,打造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邮政局)

(五)数字消费培育行动

14.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加强直播电商空间载体建设,培育打造直播电商基地1个,建设2个直播电商式“共富工坊”。结合开渔节、柑橘文化节等平台,开展服装、海产品、柑橘、糕点等特色产业网络营销活动,依托知名媒体密集宣传,实行网络助农直播带货,积极拓展线上直销渠道。大力开展直播培训,全年计划开展直播培训场次20次,培训人数3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供销联社)

15.培育滨海新零售。推进一批特色鲜明、品类齐全的山海特产购物场所升级改造,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农副产品市场新零售模式。重点对城东市场、石浦老菜场进行改造和业态重构,引导中国水产城探索网红直播、活鲜拍卖等营销新模式,打造具有年轻态美食、传统型生鲜的特色饮食文化展示窗口。(责任单位:县商务局、浙台经贸合作区管委会、县商贸集团)

16.推广数币消费应用。以重点商圈、特色街区、连锁超市为基础,继续推进市场商户对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应用推广,突出亚运主题,打造数字人民币特色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支付结算覆盖面,利用数币消费红包等拉动居民消费。(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象山县支行)

(六)市场主体引育行动

17.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推进国家级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针织服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培育工作,争取新增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1家。引导外转内产品进街区、进社区、进夜市,促进本地优质产品消费。组织重点外贸企业积极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纺织品展等各类国内外消费类展会。(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经信局)

18.做优商贸行业主体。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招引品牌店、连锁店、网红店,引导举办主题促销活动。大力支持本土连锁商贸企业向外拓展,塑造本土品牌,扩大营销网络。支持发展首店经济,鼓励引进国潮首店、老字号首店等。(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19.促进产业链协作。加快针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浙里智造供全球”——象山纺织服装产业带试点活动,实施智能化改造和互联网营销,逐步推广“生产+市场”模式。强化针织供应链品牌塑造,通过活动推广、媒体传播等形式,建立“做针织找象山”的市场认知。打造中国针织名城国际交易中心面料中心,吸引优质面料企业入驻,形成“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七)消费供给优化行动

20.提升商贸流通设施。积极引导城东市场等区域完善业态配套,改善功能布局,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便民生活圈。依托“精特亮”创建工程,继续推进特色街区提升改造,打造一批商旅文融合的特色街区。推进石浦渔人码头提升改造,打造富有渔港风情和烟火气息的高品质临港排档集聚区。(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商贸集团、县旅游集团)

21.发展主题海鲜餐饮。支持建设黄避岙耕海牧渔场景,提供沉浸式餐饮体验。扶持“一宿一菜”,组织开展酒店、民宿主题名厨大赛,形成餐饮特色,提升民宿美食体验。挖掘“一店一品”,指导县内重点中高端酒店、特色饭店推出海鲜特色菜品并向市场推广。加快海鲜面升级研发,通过培育特色海鲜面示范店,推动象山海鲜面品牌品质双提升。(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黄避岙乡)

22.做靓特色夜间经济。培育夜间经济发展,打造一批夜市经济品牌活动,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夜间经济打卡点。加强商文、商旅、商娱、商体等联动互促发展,支持市场主体开展深夜不打烊、夜间集市、深夜美食惠、音乐灯光秀等夜间主题活动,打造若干个内容丰富、人气充足的夜间消费集聚区,着力构建“商旅文娱体”深度融合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

(八)消费环境提升行动

23.深化放心消费创建。全域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店、示范街、示范集群创建,以石浦镇为试点创建放心消费示范镇。组织开展“315权益保护日”活动。大力推广应用“消费宝”支付宝小程序,创新“放心消费体验官”模式,探索线下无理由退货保险制度,构建起消费者保护监管新体系。累计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45家,放心消费乡村4个,培育放心消费单位1650家,无理由退货单位700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24.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消费信贷领域贷款投放,加快消费贷款产品创新迭代。支持相关消费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健全完善“移动支付+”金融服务机制,推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稳步增长。加大金融对滨海都市新消费场景营造的支持力度,提供信贷资金不少于2亿元。(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象山县支行)

25.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和改进流通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价格秩序稳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整形美容、教育培训等领域市场准入和资质审批条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领导。调整县消费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统计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以及各镇乡(街道)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负责统筹推进全县“促消费稳增长”专项行动。

2.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促消费稳增长”工作列入县级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的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月、季度晾晒机制,实行定期工作评价跟踪,推动年度工作任务对账。强化运行监测机制,开展重点指标预测预警,跟踪促进各领域促消费工作。

3.加强宣传推介。要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宣传推广活动。适时推出消费活动相关主题宣传,要讲好故事,搭好宣传、展示、表现的平台,及时宣传报道重要进展。

附件:2023年度重点消费促进节事项目清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