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赛丹等代表: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县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第110号建议《关于加大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通过专题调查研究,并通过与县财政局的沟通和协商现将办理情况和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为建立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国家、省市医改有关文件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浙政发【2007】35号)文件要求,我县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服务站(村卫生院)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功能,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阵地。一体化管理的服务站(村卫生室)按照多元投入机制,由镇、村两级负责基本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管理,县卫生健康局负责统筹协调。自2007年以来,对于纳入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才、务方面,财政和卫生健康局均加大了投入。
一、加大财政保障。根据《象山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保障、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等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补助:一是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在村卫生室完成项目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评价结果,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约40%的经费,每服务人口每年约补助30元,按服务人口1000人计算每年约补助3万元/人,财政每年约补助400万元;二是一体化村卫生室按每年每家2万元标准补助,财政每年约补助200万元;三是一体化村卫生室养老保险按缴纳金额50%补助,医责险按缴纳金额的50%补助,财政每年约补助15万元。
二、充实和稳定村医队伍。一是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为缓解我县医学人才紧缺问题,我局从本地户籍考生中招录一批定向医学类本科(专科)学生,送省内医学院校学习培养,培养前签订协议,毕业后到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就业服务。2009年开始实施定向培养,截至目前已培养266名象山籍医学生,其中116名已分配到岗,分配去向均为乡镇卫生院,经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后下派至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执业。二是加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我局每年以集中面授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县的乡村医生进行为期至少2周的培训,主要面向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步诊治和管理。
三、实施网底强基工程。科学合理调整村级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村级网底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结合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建成政府主导、功能完善、便捷高效、覆盖乡村的“健康服务圈”,自2020年累计投入280万元改造建设不规范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4家(2021年3家、2022年5家、2023年6家),对原有设备设施、人员配备进行了优化和改善。统一县域药品目录,全县共有641种,不仅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还聚焦癌症、儿童、丙肝等病种,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了多种用药选择;县级药品目录实行动态化管理的机制,每季度召开县域药事委员会,及时增补慢性病药品目录,在保障全县百姓均能“吃得起”药的前提下,重点病种紧跟国内外最新做到深度与广度共存,满足广大农民的就医需求。
四、强化一体化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方案》,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实施“七统一”管理,即统一命名标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信息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建立职责明确、监管到位、评价科学的村卫生室管理机制,提升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下一步,继续加大村卫生室投入力度,每年新增5家及以上的规范化村卫生室,至2025年底全县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率达85%以上。
象山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4月27日
(联系人:杨淑静 ,联系电话:1356650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