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局工作安排,聚焦“两个先行”,围绕“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县”目标,以教育质量稳进提质为重点,以变革重塑为牵引,攻坚创建任务、重点项目、突出问题,凝心聚力补短板、促发展、守底线,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校园高水平安全。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好党的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学习宣传。建立健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常态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多层次学习和多样化宣传,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见行见效。二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抓实抓牢政治领航、支部筑垒、品牌赋能等党建提升行动,推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清单目标全部完成,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和“亚运+”系列活动,凝聚全系统团结奋斗力量。三是纵深推进从严治党。坚持严的主基调,聚焦组织提、代表议、家长说、学校评等梳理出的八方面43个问题,对标县委巡察反馈意见,对账销号抓实问题解决,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推动发展。
(二)千方百计抓好稳进提质。一是坚持“1235”教育发展路径。精心绘制抓质量提升工作蓝图,坚持“补短板、扩优质、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制定并推广“1235”教育质量稳进提质发展路径,探索建设“5G教室”,借力教育数字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引领力。二是构建“青蓝生态·象往未来”教育体系。重点推进学前教育“品牌塑造”工程、义务教育“双减双新”工程、普高教育“县中崛起”工程、职业教育“双高两建”工程、成人教育“共建共享”工程、特殊教育“多元融合”工程、家校社“互融互促”工程等七大工程建设,确保行有目标、做有指标、考核对标,汇聚系统上下合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果。三是推进各类教育提档升级。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优质争先、职业教育优质多样、民办教育优质规范等方面持续发力,巩固基础,补齐短板,发扬优势,实现协同发展、显著提升。
(三)持之以恒抓好变革重塑。一是谋划布局重构。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义务段、高中段学校布点调整方案和乡村学校整合方案,加快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随迁子女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义务段城区城乡资源不均衡及学前教育规范提升融合等问题。二是加速制度重塑。对涉及教师招录、管理、引育、队伍建设、招生和育人、“三资一项目”管理等制度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完善,以制度机制改革推进管理提质进位。三是推进生态重建。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做强做优“三高”建设,深化推进“七大工程”,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协同实施机制,重聚核心素养,重视教师发展,重构教学生态、教研生态、育人生态。四是加码服务重整。推动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下沉一线服务,推进“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行动进校园、落实处,全面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家访活动,齐心协力促教育,齐心聚力为教育,齐心合力抓教育。
(四)久久为功抓好除险保安。一是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狠抓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一件事”落实,“一校一方案”推进迎亚运“除险保安”落地见效。二是关注特殊群体。加强在籍不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重点人群监管及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青春期、未成年保护、防欺凌、防诈骗等教育与防范。三是专项排查整治。专项开展教师反电信诈骗、职业操守安全、信仰安全、心理健康安全、政治安全及廉政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完善教职工准入查询制度,把好教师准入关和常态化监管关。四是狠抓师德师风。提档升级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典型选树和引领带动,多种形式加强警示教育,抓紧抓实倡导类、提醒类、政治类、制度类、从业规范类制度机制建设,持续加强师生交往和教师“八小时外”行为监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整治,重拳出击,抑制歪风。
(五)高标高质抓好民生实事。一是突出“一个重点”。精心谋划举办职业教育发展大会,擘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加快推动象山港技师学院创建,力争2024年通过审批。二是推进“三大工程”。通过创新教育资金统筹使用办法,争取专项债券、融资建设等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清凉工程、明亮工程、校安工程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三是抓实“三大创建”。始终把“三大创建”指标作为“指挥棒”,对标补差、重点推进、专项对接、跟踪问效,力争2023年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评估,2025年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评估。四是做好“五大项目”。实施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迁建工程,筹建象山四中解决高中学位供给不足问题,加快推进象山杭州育才学校(暂名)新建工程,启动外国语学校改建工程,实施丹城四小扩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