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2641/2024-167204

组配分类

环境保护

成文日期

2024-12-05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水污染防治】象山县深化近海岸带污染整治力促县域水环境提升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以象山港(西沪港)、蟹钳港、石浦港、大塘港、东海沿岸等五大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陆海主要污染联防联控,有力推动近海岸带环境品质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县重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

一、标本兼治,持续推进农业污染整治

一是针对近海岸带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组建专业化清理团队,深入实施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专项整治,累计清理源头废弃物258吨、低效柑橘种植面积1.1万亩。二是持续推进全省首批“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成柑橘园区“肥药两制”改革试验田500亩,实现化肥减量15%、农药减量8%,改造提升大塘港流域畜禽养殖场7个,完成水产养殖塘“退养还耕”6000余亩。三是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动员乡镇、村庄(社区)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农户对畜禽养殖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减肥减药不严不实风险隐患进行监督,定期通报排查整治工作进展和成效,联合媒体等开展工作推进情况宣传报道,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关注的浓厚氛围。

二、纵深推进,不断优化海域岸线生态

一是灵活运用“卫星遥感+AI”技术,采取人工巡查与无人机实时核查相结合方式,打造“数智巡滩”应用场景,推行问题发现解决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并通过引进民间资本,谋划构建近海岸塑料垃圾长效治理机制,有效解决部分湾滩管控盲区问题。二启动实施总投资逾6亿元的宁波(象山)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现已完成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治理3.63万亩,其中西沪港、蟹钳港海洋生态修复面积2.36万亩已提前完成。三是持续加强生态修复,累计修复海岸线93公里、滨海湿地220公顷,完成花岙岛“蓝色海湾”整治和东门岛生态保护修复。上半年,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86个,限时办结率100%,完成垃圾清理279吨,县域涉海企业入海排污口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

三、真抓实改,深入实施生态自净修复

一是实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系列工程,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严控陆源污染物排放,制订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方案,按月开展监测,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二是推进库区及重要支流水质提升工程,综合应用物理方式与生物技术,在20个重点养殖区域科学布设沉淀区、过滤区、曝气区和生物处理区,推广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确保养殖尾水集中处理不直排,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从探索全国交易机制、联合发布倡议、建立蓝碳赔偿机制着手,构建高效转化、跨区域合作、生态补偿保障的蓝碳经济体系,推动海洋碳汇资源资产化、市场化。截至目前,已建成生态拦截沟7.50公里,实施“蚌-草”复合生态净化床工程2.76万平方米,投放各类滤食性鱼苗30万公斤,完成1.76万亩养殖塘尾水设施新建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