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开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九届人代会和全县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未来、促共富、防风险”,商务经济运行整体呈现承压向好态势。国内贸易持续恢复。1-12月,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8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第6。实现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2%,全市第6。实现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4%,全市第5。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0.6%,全市第1。1-12月,我县货物贸易进出口236.86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位列全市第5;其中出口203.45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位列全市第6,进口33.41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位列全市第3。

(一)加速释放内需,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向好。出台《2023年象山县促消费稳增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八大促消费专项行动,开展四季56项重点促消费活动,全力构建“市民促消费、企业促销售、城乡旺人气、生产旺市场”的消费新格局。二是提振市场信心。完成市县两级商贸政策资金兑现450.89万元,惠及企业105家次。持续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1-12月,累计发放消费券1725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3.9亿元,资金撬动比1:25.5。今年以来,全县月度新增入统限上批发企业8家,预计全年带动批发业销售额增速4.9个百分点。营造亚运氛围,牵头开展“迎亚运、亮招牌”2023象山“一店一品”招牌菜征集评比活动,打造培育招牌菜30道,“一店一品”规模餐饮酒店10家;发布“亚韵宴”主题菜单,协同举办“亚韵印象”亚运集市,协助推进五彩渔镇公共空间购物街区打造,全方位营造浓厚亚运消费氛围。

(二)坚持外引内育,不断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强力推进地瓜经济一号开放工程。制定印发《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万物开源•“六港”提能行动,加快开放能级提升。浙台经贸合作区上报案例入选全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首批最佳实践案例。纵深推进海外市场开拓与布局。通过组织商务访问活动、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等方式,多渠道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今年以来,共组织赴境内外参展及其他商务活动200余家次,企业累计收获意向订单5000万美元以上,二手车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成功帮助钰烯等企业开辟中亚市场。加速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开展品牌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联通内外的展会平台作用,推动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今年来,全县新增省级出口名牌2个,市级出口名牌1个;新增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3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产业基地1个。圆满完成第3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企业组织和采购任务,中东欧进口额实现倍速增长,位列全市首位。

(三)聚焦电商赋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强化主体培育。积极统筹妇联、团委等部门多渠道开展电商培训和交流活动,1-12月,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8场,培训电商人才1970人次。助力共同富裕。完善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工作机制建设,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的指导意见》,举办“象益山海·共富同行”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日暨“共富工坊”集市。今年以来,挖掘培育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20个,其中4个入选省级优秀案例。

(四)聚焦民生保供,全力营造平稳发展环境。一是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商务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取得较大进展,博浪破产重整、东方商厦示范判决工作推进顺利。牵头开展商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36次,累计排查整改问题529个,整改率99%,截至目前全县商贸领域未发生严重安全生产事故。二是行业管理成效初显。配强工作力量、厘清工作职责,开展预付卡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预付卡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左右。三是民生保供有力有序。积极推进“菜篮子”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圆满完成重大节假日及台风期间保供工作,获得2021-2022年度全市各区县(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优秀等次。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将继续紧抓“拼经济、促民生、保平安“工作主线,力争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8%,为全县冲刺千亿GDP目标贡献最大力量。

一、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一是聚焦消费氛围营造。整合各类资源,指导商贸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发挥汽车展销会、家装建材展促销等各类购物节庆活动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挖掘居民消费潜力。视情谋划开展新一年度消费券发放活动,继续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

二是聚焦消费特色营造。借力后亚运时代文旅产业发展黄金期,打造推出一批海鲜餐饮消费场景,带动餐饮业实现快速发展。依托中国开渔节、象山海鲜美食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平台,以及美食体验店创建、“一店一品”等工作载体,结合全渠道营销手段,不断提升“象山海鲜”美誉度和知名度。跟踪推进城南市场建设,着力打造中心城区有品质的餐饮排档集聚区,鼓励实施统一物业、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整体经营模式,推动实现规范化集聚化发展。

二、深入挖掘市场潜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一是不断深耕“地瓜经济”。紧抓口岸开放契机,深化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依托浙江省首个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平台优势,积极引进口岸产业,以“港产一体化”模式,打造产业园和港口作业区一体化发展的口岸开放区,打造“口岸+港口+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扩大对台贸易规模,全力培育渔业、船舶制造贸易枢纽,实现与宁波舟山港各港区之间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

二是发力新兴市场开拓。总结今年出国商务访问活动经验,以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为重点,梳理一批政治稳定、发展潜力强的国家,通过展会、商务交流等方式针对性组织企业开辟新市场。进一步引导企业从只接大单到挖掘小单,从只发展成熟市场到主动开拓新兴市场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转型。加强对中东欧优惠政策的宣传,引导企业根据企业性质和中东欧国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进出口和走出去业务,保持合理的发展态势。

三是实现数据颗粒归仓。紧抓船舶保函导致数据外流问题,加强向上沟通对接,争取在象成立船船专项担保机构或开展专项担保业务,推进银行授信,解决新乐、神洲等船舶企业保函问题,带动船舶贸易产业发展。加强优质外贸企业招引,引导近两年落户象山的外贸生产型企业在县外外贸公司代理的进出口数据回流。加强外综服平台培育,通过加大补助力度、为企业牵线搭桥等方式引导中瑞等外综服企业在外市开辟业务,做大业务规模。

四是优化外贸产品结构。紧跟外贸出口新趋势,推进汉诺供应链(宁波)有限公司和县商贸集团关于二手车出口合作,全力支持日升集团以乌兹别克斯坦为起点开发中亚地区光伏储能设备出口,进一步提升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抢抓口岸开放机遇,依托浙台经贸合作区帝王蟹集散基地,推动高端水产品进口规模再上新台阶。

三、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动县域商业扩容增效

一是优化城区商业布局。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为载体,做精“小而美”商业,完善社区业态配套,改善功能布局,大力引进并培育社区商业运营品牌企业,推动社区商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畅通产品上行渠道。推进象山直播电商基地建设,建成直播等电商新业态集聚载体。深化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建设,通过“产业+直播”模式鼓励更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与直播新业态与象山针织、海鲜、柑橘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发挥直播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三是加快完善流通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象山城区街道或居民小区规划建设一批“菜篮子”工程农超对接蔬菜直销平价商店。鼓励支持蔬菜生产(营销)主体对接超市、酒店、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社区菜店,在城区开办蔬菜生鲜超市、社区菜店、蔬菜社区直通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销成本,让广大居民更多地吃上质优价廉的蔬菜。

四、加强商贸行业管理,推动民生保障更加高效

一是提升应急保供能力。谋划做好2023-2024年“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在保证菜篮子供应能力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菜篮子基地数量,探索菜篮子基地退出机制,进一步提升菜篮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营造平稳发展环境。统筹做好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信访等重点工作,针对行业市级,探索建立安全指导管理机制,开展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行业安全培训。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加强对成品油市场运行的管理,进一步深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日常监管和整治工作。调整雷波县消费协作模式,争取消费协作市场化、全面化。

三是加强市场布局规划。立足行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三级布局,完善回收网络。加快推动再生资源市场的落地,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水平。会同县商贸集团加强“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平台建设,在中心城区周边合理选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定塘镇建立中南部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五、狠抓商务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耕“双随机一通报”制度载体,念好抽、述、问、评、测“五字诀”,激发党员干部亮绩赛绩、对标争先的内生动力。以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为契机,打硬仗、破难题,推动实现领导干部的思维重塑、能力重构、作风重建。